|
|
停止玩生病的游戏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02:00 中国青年报
青春热线咨询员 夏芒
这是个特别的来话者。我数次接过她的电话,一直揣摩不透她咨询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明白,这个来话者并不是想解决什么问题,而只是寻求关注。 比如,第一次接她电话时,她不是很快诉说自己的烦恼,而是轻缓、柔和,甚至是从容地先说“谢谢你,倾听我”,然后像“思想汇报”似地描述自己。 她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我知道了自己恐惧贫穷,害怕孤独和家庭混乱。我暴富过,5万元钱两个月能花完,可现在我不显摆了,除了有一套房,我一无所有,可是,我就觉得自己有些地方“拧着”。 比方说呢?我想让她谈得具体点儿。可她没有理会,径直说下去。 我是做企业管理咨询的。原来,我净接触有钱人,现在接触没钱的。我不再歧视穷人了,他们没有钱不是耻辱,而是现状。而我以前不能接受自己贫穷也是不对的。当然,有钱比没钱好…… 你就是想让我分享这些领悟,是吗? 她说,我是想在你的倾听下梳理自己,不知对还是错。 听上去是没问题的。但我总感觉她的语气里有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客气。于是我问她,你平时说话是怎样的?她说,关注自己,也会关注别人,比如在社交时。 一个成熟健康的人,当然是既能关注自己,也能顾及别人的。但跟她的谈话总让我感到不真实,像化了浓妆在演角色,同时,也不知道她的真实意图只是想梳理自己,还是另有别的想法?我问她,在社交时,你是说自己的话,还是说你认为该说的话? 她说“我跟人互动得很好”,一句话就把我想促她自我探索的路给封住了,继而向我解释说,前一段时间,在心理诊所,我明白自己过去30多年都是“拧着”的,我特别想跟人说说童年的贫穷。 穷到什么程度? 5块钱学费都借不来,亲戚朋友都不借。后来我有钱了,两三年内就烧了30万,住宾馆、吃饭店、呼朋唤友,凡是曾给过我微笑的人,我都尽自己所能地请他们到茶吧、酒吧消费,给他们的孩子送礼,觉得自己特有面子。当然,也有伤感,那都是我用命换来的钱。我太渴望有钱了。从思想深处来说,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疯狂地投资、打赌,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拿命换钱,然后有了钱就烧—我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 哦,这是个创伤过后正在舔伤口的人。认知上的转变和提升或许可以帮助她。比如说,把自己从“受伤的那个我”抽离出来,看看自己为什么会那样受伤。我问她,你知道你有几个自己吗? 知道。超我、自我、本我。 我想问的是,你了解自己为什么会那样受伤吗? 我觉得核心问题还是情感问题,她说。随后,她细说了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以及在失恋后“疯掉”了的经历,而后又说,如果五年前没失恋,不崩溃,我现在会赚到100万。我现在一想起那地狱般的生活就剧烈地头疼,觉也睡不安。接纳过去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做梦都没想到我昨天的生活像鬼一样。 你怎么看待那个鬼? 半人半鬼,没钱烧,不平静,混乱。原以为情感、金钱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混乱才是最可怕的。过去我看名人传记,信基督教,渴望以赚钱来使自己平静,可停不下来,也静不下来,别人给我一个微笑我都会情绪混乱。我的灵魂没有家园,像孤魂一样乱跑……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变态的,行为总是与愿望背道而驰的,没有能量,宿命的。想到过去就心痛。 她回到了舔伤口的状态。我说,那么,怎样看待过去,是不是也有个度? “谢谢你抓住这个问题问我。”她这句话接得非常快,紧接着说,“对自己过去的历程也要客观看待。”然后,她又开始分析自己以前怎么“分裂”,就跟演员一样分不清角色和自己,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行”,而另一方面又社交恐惧,对人非常防御——以前有人骗走了她很多钱……又说打过很多次电话,也做过面询,在咨询的过程中受过伤害,也可能是自己太敏感了,怕别人歧视。 所以,你说话特别客气,想把“防护网”搞得比较厚? 她没说话。我觉得她说话特别客气是一种防御,即在自我保护中试探咨询员可否听她“梳理”。作为咨询员,我能体会她的这种惴惴之心。但在她的试探中还带了不少“讨好”的成分,我觉得这是她的一个问题,可留一个作业让她回去思考: 与人交流,你为什么化那么厚的妆? 她又笑了,客气地说这个问题有意思,答应回去想,并约了下次我值班时再谈。 第二次咨询,她从头到尾细讲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被认为是“私生女”,一直为自己的身份不被家族接受而痛苦,长期以来走在自卑又自负的两极。曾“崩溃”得了精神分裂,住过院。出院后,不敢与人打交道。她总结说“我的问题是从根里出来的”。 我说,过去如何我们无法改变,但如何看待过去会影响我们的现在。而你现在一味地心疼自己的过去,逃避现实,如此循环往复,咨询就像是“吃药为了生病”,以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补偿。 她笑了,表现出很欣赏“吃药为了生病”的说法,甚至流露出一种满足感。我说,一个人如果要从悲伤的过去走出来,客观地看待过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信,而过度补偿,人只会退化。 第三次再谈时,又是她通篇地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没有现实生活的尝试与进展,仍是原地打转。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我觉得咨询无效,而且占据着热线让其他求助者打不进电话,浪费资源。 经过督导,在她第四次来话时,我表达了这个意见:你想要有什么样的改变?还是,仅仅是想诉说一下,获得一点安慰而没打算做任何事情?如果是这样,电话咨询对你没有帮助。如果你想有所改变,去找心理咨询师做面询,可能会有效。 一听这话,她立刻变得“乖”起来,说“你讲,我听”。 一个月后,我再次值班时,她又在跟另一个咨询员说着同样的故事,又回到了原点。 该终止了,我想对这位来话者说,停止玩生病的游戏,你的改变才算开始。(图片与本文内容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