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率先发展昂起龙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07:42 大众网-大众日报

  7月13日,青岛奥帆赛场的安保演练在申奥成功6周年之际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7月12日,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落青岛,占全省的五分之三。

  7月11日,全国首个由政府出资租赁小区在河马石开建,青岛市在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方面开全国先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注民生,回首2007年上半年,走在全省前面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写照;富民强市,率先发展成为青岛发展的主题词。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认为,在关键时期,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这是新一届市委的政治责任。

  制造标准,城市科技加入创新“国家队”

  7月12日,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石化安全工程院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批准立项。海尔、海信、高校软控、易邦生物和明月海藻等5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全市总数达到11家,部、省、市三级重点实验室达到91家。

  率先发展,青岛市特色鲜明的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正日臻完善。引进、培育国家级大院大所,让地方科技加入自主创新的“国家队”。瞄准建设一流创新型城市的目标,青岛市在大院大所引进培育、各类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三大领域凝力突破:由中科院、山东省和青岛市三方共建的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5月11日在崂山区奠基,该所计划投资3.15亿元,将于2008年建成。此外,中科院化学所青岛基地新材料研发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青岛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青岛节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生化(青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宽带流媒体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也相继落户。

  在这一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大企业已开始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海尔、海信、青啤等36家企业形成国际标准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48项;海尔“防电墙”技术和“双动力”技术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电国际标准;南车四方集团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关键技术,研制成功首批国产化动车组、高原列车等。

  目前,国家海洋科技资源、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制造业信息化等一批国家、地方科技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使用。以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国家深潜基地、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国家级高新区、国家“863”、“973”基地为主体的科技重大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率先突破,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先行一步

  在青岛统计局,局长郑卫星告诉记者一组最新数字:上半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17%。

  在新一轮的区域产业竞争中,作为山东的龙头,青岛必须担负起率先发展的重任。

  率先发展意味着率先突破,特别是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要敢为人先。青岛10家国企、5家民企率先进入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拥有不菲的业绩。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颁布实施《青岛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啤酒等10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黄海橡胶等6家企业调整重组全面完成。

  率先发展意味着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要抢占制高点。新鸿基落户市北区的中央商务区;极地海洋世界、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等旅游大项目建成启用后,青岛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6.7%。去年引进各类金融机构7家,金融业实现税收增长33.4%。青岛港集团北联威海,南合日照,半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过半,跻身世界十大港口行列。港兴城兴,青岛已成为国内外资银行密集、高端服务业发达、资本活跃的城市之一。

  率先发展意味着可持续发展。青岛严格环境准入,确保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的落实,“三同时”合格执行率达到100%。严格进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验收,去年共审批建设项目2476个,总投资810.7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5.6亿元,拒批项目106个。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776项,关停非法排污单位63个,对59个环境污染问题实施了挂牌督办。

  阎启俊表示,青岛将继续坚持把富民强市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自主创新、集约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为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

  富民优先,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富民优先,青岛顺应民意,将医疗、住房、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从今年7月1日起,覆盖面更广、财政补助力度更大、保障水平更高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7个市区率先实施。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主要由财政补助,儿童学生财政补助水平超过50%,财政补助金额达7420万元,占医保总筹资的60%。全市尚未参加医保的85万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保范围。

  房价居高不下,牵动市民和政府的神经。青岛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坚决调控房价!

  正本清源,从扩大房源供应做起。青岛市在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和崂山等重点区域,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旧城、旧村改造工程。涉及18片旧城区和城中村,建成后可提供住宅16000余套。

  对于最困难群体,青岛市推出了廉租房政策。月收入不到61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0平方米者均可以申请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这意味着廉租房保障范围由“低保”扩至“最低工资线”以下市民,为此市财政将投入保障资金8000余万元,受益家庭也将由现在的3700余户增至1万余户。

  多策并举让飞涨的房价得到抑制。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青岛市1-4月新建商品住宅的涨幅同比下降了2%。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7224.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8%,低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平均指数0.8个百分点,位居34位,比去年同期下降19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