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连续10多小时守在抗洪一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08:59 新闻晨报

  □据新华社合肥7月14日电

  进入7月份以来,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洪水。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一起来到安徽阜阳,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了解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并对下一步抗洪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慰问线路1:临泉县迎仙镇

  上午9时30分,温家宝一下飞机,就坐车一个半小时,赶往临泉县迎仙镇。这个镇前几天遭遇了特大暴雨侵袭,155个自然村被水围困。为了安置群众,全镇设置了21个安置点。在迎南村移民安置点,总理走进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拉住村民安喜学的手,坐在简易床上详细询问:一天三顿吃些什么?有没有干净的水喝?在安置点医疗室,医生正在为80多岁的安老太太看病。暴雨来临时,安老太太家里的人到外面打工去了,是村支书在房屋倒塌之前把她背出来的。温家宝问老人:“什么地方不舒服?”老人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医生说:“主要是受了惊吓,还有一些感冒。”总理紧紧握着老太太的双手说:“不要害怕了,我们都来了,你病好了,我们才安心。”

  慰问线路2:王家坝闸

  直到下午1点,温家宝简单吃完午饭后,又冒雨赶到了王家坝闸。温家宝登上王家坝闸总控室,详细询问了泄洪的情况。阜阳市负责人告诉总理,7月10日,王家坝开闸分洪,蒙洼蓄洪区18万亩耕地受淹,但没有一个人伤亡。现在蓄洪区近16万群众住进了100多个庄台和4个保庄圩里。望着蒙洼蓄洪区内的汪洋泽国,温家宝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真好啊!为抗击洪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

   慰问线路3:蒙洼蓄洪区

  离开王家坝闸,温家宝来到蒙洼蓄洪区内看望群众。沿路随处可见被水淹没的庄稼。住在王家坝镇保庄圩的农民孟庆金,种了10多亩地,本指望今年秋季有个好收成,如今庄稼受了灾。温家宝握着孟庆金的手说:“为分洪,你们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感谢你们!按照分蓄洪的规定,对你们的损失要有补偿。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要按最高的标准给你们补偿。”

   慰问线路4:淮河大堤

  在淮河大堤上,温总理看望了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安徽省武警总队的官兵。他勉励广大官兵发扬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晚上8时30分,已经连续工作了十来个小时的温家宝不顾劳顿,主持召开了淮河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安徽省以及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汇报。温家宝指出,目前,全国的主汛期刚刚开始,必须做最困难的准备。要加强领导,科学防洪,依法防洪,调动一切力量,发扬抗洪精神,做好今年防汛抗洪工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