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刘老根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0:22 红网

  江苏选拔千名大学生“村官”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工作已进入尾声,1011名人才脱颖而出,将被派往苏北五市25个县(市、区)的1011个乡村任职。(7月11日《扬子晚报》报道)

  这批大学生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源,由于经过了专业教育和培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素质,应该可以在乡村发挥作用的。起码也有这样的意义:一是他们对于乡村工作的原始热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改变了一直以来似乎大学生是为城市、工业化培养的观念误区;二是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技能如果可以在乡村得到发挥的话,为以后的高等教育也指出了发展的空间;三是为乡村社会组织的完善带来了新生力量,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目标而言肯定是有益的路径探索。

  但是,我国乡村发展长期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特点,也应该是大学生村官必须面对的现实。或许热情、知识、技能以及政府有意识的制度安排是大学生村官在进行工作时的基础保障,但是对于乡村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认识缺乏,同样是需要大学生村官们自觉克服的困难。

  比如,如何增强对于乡村社会环境的积极认同,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乡,以一个“他者”的状态进行乡村工作肯定会给村民造成“陌生人”的感觉。再者,不同的地域对于主要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一定存在着差异化的现象,大学生村官们如何理解政策执行的合理界限,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政治觉悟、知识水平了,这时候更多的还是考察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的能力了。凡此种种,是考验也是一种锻炼。

  或许大学生村官们可以看看电视剧《刘老根》的。剧中所反映的是一些现实的戏剧化改造,把刘老根这样的前村官当下的状况也描述的比较丰富,刘老根这个人物作为乡村社会的一种符号,代表了许多精神和意识层面上的东西。

  刘老根身上首先具有的是时代性的务实,他实现理想的基础是自己家乡资源的再利用,实现方式的改变是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朝夕相处的村民作为合作和动员的主力。其次,刘老根身上“狡黠式的精明”更具有乡村的特点,他“摆平”各种关系的手段虽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规则,但是其中蕴涵的传统智慧也是不可忽略的方面。

  任何的社会工作实践不是实验室中的自然科学实验,不存在纯粹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域特点等等方面需要在乡村工作中得到综合的考虑。大学生村官们在进行乡村工作之前,建议重读毛泽东同志早年的一些农村考察报告,费孝通先生的乡村研究论述,当然,看看电视剧《刘老根》也不失为一种手段,如果对于“刘老根意识”能够有所感悟,那么大学生村官们的乡村“为官”生活也许可以塌实些的。

稿源:红网 作者:寇军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