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冒雨聆听“文明婚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1:34 淄博新闻网

  晚报讯 (记者沙红翠 通讯员成曦)本报7月1日A1版消息《7月15日,来听文明婚俗讲座吧!》向全市征集听众活动引起市民热烈响应。昨日(7月15日)上午,众多市民冒雨来到淄博市青少年文化宫,参加我市举办的首届青年文明婚俗讲座。

  讲师讲座:

  婚礼不在贵,在乎别具一格

  “婚礼上,我们不要忘记操劳一生的父母,他们生我养我,为我们的婚礼忙碌数日,所以结婚时不要忘记给父母送上一份礼物,比如你新家的钥匙,让父母常来家里坐坐……”

  上午9:00,讲座正式开始,中国婚庆文化专业委员会培训中心山东基地主任辛宏凯,一上来先向来参加讲座的听众提出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问题:“有多少人参加婚礼见过或者自己想过给父母送礼物?”

  这样一个看似平常而寓意深刻的问题,让现场陷入片刻的沉静,听者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结伴而行的朋友,也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每个人都抬头凝望着等待听众回答的辛宏凯。

  辛宏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年轻人的第一要义,给父母送礼物也是每对新人应注意到的细节。”随后,讲座围绕“如何选择婚庆公司?什么是中西合璧式婚礼?什么样的婚礼形式更适合自己?怎么才能使婚礼办得俭朴而隆重、新颖而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讲解了听众关心的文明健康的新婚礼。

  在座的听众中,吴海波老两口特别引人注意,他们一直认真地边听边记,还不时地把头凑到一块低吟着什么。吴海波老人说:“我儿子是博士生,儿媳在外地,我们就想来听听,怎么办一个能体现儿子高学历,有档次又不铺张浪费的婚礼。什么中式的西式的,符合孩子们的要求和工作特点,挺有纪念意义的就行啊。”

  市民建议:建特色青年婚俗广场,提高婚庆策划水平

  “我希望在广场上能留下每对新人特有的纪念物,它可以是两人的手印或者刻有两人姓名的石头、百年锁链,让每对新人每当步入广场都能想起美好的回忆。”

  “我希望青年婚俗广场能体现青年的特色,有创意,而且能随时间更替而更新……”

  对我市计划设立青年婚俗广场,来听讲座的市民们非常感兴趣,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望。

  听讲的孙小姐和杜先生九月份将要结婚。他们说,两人一直想办一个文明、简约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但却不知怎么办才好,听了讲座他们长了不少见识。“听说市里要建婚俗广场,很好啊,我们希望广场上能建一些反应中国传统婚姻礼俗变迁的设施。”孙小姐最后补充说,他们的婚礼父母早已选好日子,不好改变了,否则一定会参加由全市人民来见证的集体婚礼。

  在采访参加讲座的市民时,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来参加听讲的老人和青年人都带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选择婚庆公司。吴海波老人说:“我市婚庆公司多得眼花缭乱,但我们见过的婚礼又都千篇一律,婚礼缺乏创意,缺乏策划,缺乏特点,在这方面我市的婚庆市场还有待规范,婚庆策划能力还有待提高啊。”

记者沙红翠 通讯员成曦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