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第二故乡"南京 盛中国:父亲像"恶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8:01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回到"第二故乡"南京盛中国:父亲像"恶霸"

  昨天,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迎来了一对观众耳熟能详的夫妻组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钢琴家濑田裕子夫妇。当晚在“聆听经典——雅居乐璀璨之夜盛中国、濑田裕子经典音乐会”上,他俩各自以“盛中国版”梁祝、气势磅礴的《黄河》协奏曲展现了对经典曲目的非凡驾驭能力。昨天,记者得空采访了二位,演出时,两人琴瑟和谐,而生活中,一个健谈张扬,另一个则含蓄附和。

  这次来南京演出,包括面对南京的媒体,盛中国感到既放松,又亲切。说起来,他们家和南京有着很深的渊源。上世纪50年代,父亲离开中央音乐学院,调到南京艺术学院工作,一直到去世。“南京话可是我们家重要的语种”,盛中国说,“虽然我出生在重庆,但是南京在我心目中,就是第二故乡。我的很多弟弟妹妹都在南京出生,有弟弟在南京工作,弟媳也是南京人。”他还说,自己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学的时候,每到寒、暑假都要回到南京。后来也经常到南京演出。

  演梁祝:夫妻二人搞定百人演出

  

  如果说,俞丽拿代表了南派《梁祝》,盛中国则是北派《梁祝》的掌门人。盛中国告诉记者:“如果说,现在中国有10个版本的《梁祝》,那么得有5个是我的,这还不算盗版的。”经常有人拿着专辑找盛中国签名,结果盛中国尴尬地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录制过这个版本,又是盗版货,结果只能是“不是我演奏的,没法签名”。

  记者问盛中国,记不记得已经演出过多少次《梁祝》?夫妻俩一听就笑了,数都数不清。他和妻子演奏的《梁祝》和《牧歌》在日本被推崇为唱片音乐推荐盘。由此他开玩笑说,别人拉《梁祝》要100个人才能演出,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

  谈父亲:母亲骂他“恶霸地主”

  

  在中国音乐界,提起“盛氏小提琴之家”,估计无人不晓。在这个音乐世家,一家三代出了12位小提琴人才。父亲盛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则是声乐界的前辈。盛家出了一打小提琴人才,这和父亲盛雪的“魔鬼教育”是分不开的,把盛雪教授说成“法西斯”也一点不夸张,据盛中国回忆,母亲就曾因为心疼儿子,气愤地骂父亲是“恶霸地主”。

  谈起父亲,盛中国说他是“疯子加暴君”。“打仗的时候,拉警报了,他还在防空洞里练琴,人家都议论他是疯子。”5岁时,盛中国正式拜父亲为师,从此,父子之间温情脉脉少了,“残忍”的体罚成了家常便饭。“父亲让我把琴抬起来,要是说了一遍还没有抬,马上一拳就打过来了,还有拿铅笔敲手指……”一年365天,盛中国说,只有大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白天可以不练琴,剩下的日子,硬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说考级:拔苗助长出不了音乐家

  即使是这样,盛中国还是要学琴,他告诉记者,很小拉琴的时候,就在冥冥中产生了一种和小提琴相依为命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好的骑手对马鞍产生的亲切感。

  盛中国现在还是全国乐器考级委员会副主任,从自己学琴的经历谈到今天忙于考级的琴童们,他强调“快乐原则”至上:“现在孩子学音乐是好事,但存在很大误区。关键不是要成什么家,而是造就人。”实际上90%的孩子都是业余学琴,尽管不成家,也不会是一种投资浪费。他说,音乐将会使孩子感情丰富、善良而又富于审美情趣,能够拒绝暴力,而又易于融入社会。所以“孩子要快乐学音乐,把考级放在教育层面绝对是好东西。家长不要攀比,拔苗助长、走后门都培养不了艺术家,一拉就露馅了。”他透露,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考级展演上,还要借机做这方面的引导工作。

  忆情史:从搭档到伴侣

  

  和父母当年因音乐结缘相似,盛中华和妻子濑田裕子的爱情也是由一次音乐会开始的。1987年,盛中国在日本开演奏会,需要钢琴伴奏,有人向他推荐了裕子。“当时她只有二十六七岁,但她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趣味和我一拍即合,磨合了一个礼拜,就正式成为我的搭档。后来就自然而然地从搭档‘软着陆’到生活中的伴侣。”听盛中国忆情史,濑田裕子在一边笑而不言。

  和异国妻子相处,盛中国并没有感到文化上的隔膜。“我们的家庭背景很相似,她父亲是医生,我父亲是拉小提琴的,都是技术活。我们俩,一个在日本弹贝多芬、莫扎特,另一个在中国演奏,也息息相通。”盛中国的弟弟们经常去日本,住在裕子家就感觉跟北京没什么差别。 本报记者 张楠 文/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