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地王”,胆战心“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8:59 国际在线

  作者:东 江

  “地王”曾是一地繁荣的标志,而今却有了别样的味道。

  天价“地王”新闻不断,纪录频频被刷新,速度快过坐飞机。以杭州为例:今年5月30日,杭州17号地拍出近35亿元的价格,折成楼面地价11759元/平方米;不到一个月后的6月25日,杭州金松洗衣机厂地块以16亿成交,楼面地价12245元/平方米;两周后,7月9日杭州商学院地块拍出价钱近15亿元,楼面地价15712元/平方米……短短个把月时间,地价从一万一千多元飊到了一万五千多元。天价地王名声扬,各领风骚没几天。当年农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故事,而今在城市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楼面地价,就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分摊到的土地成本。光土地成本就得一万多元,加上其他成本、税费和利润,房价少说也得两万多元。如此高的地价,房价如何低得下来呢?

  听说新闻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具体如何区分我不清楚,大概是好消息属于正面新闻,坏消息属于负面新闻吧。那么,频频出现的“地王”新闻,当属不折不扣的负面新闻。因为对参与这场游戏的各方来说,它是不折不扣的坏消息。

  先看发展商。发展商在拍卖场举牌,拿到地王看似风光,实则无奈,因为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再有实力也不希望成本高企,过高的地价无异于烫手的山芋,现在行情大旺,几年后则还是个未知数,风险还得兜着。

  再看地方政府。政府作为出让土地的收益者,高地价能带来高收益,本是好事,可放到当前特定条件下,政府肩负调控房价之责,高地价必然推高房价,又与调控目标相悖,为让疯涨的房价歇歇脚,其实也希望地价别再冒,但招标竞价的结果又是价高者得。

  消费者不用说,见到地王更是胆战心惊。所有的地价、房价最后都由购房者扛,但购房者本身对地价游戏,却没有半点话事权,只能被动地接受结果,用血汗钱替发展商埋单。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只能望楼兴叹了。

  唯一能偷着乐的,大概就是拍卖行了——它的佣金收入因天价成交而急剧膨胀。

  地王源于地荒。供地不足是地王面世的主要原因。从全国的数据看,近年来土地价格一再被刷新。去年全国招拍挂出让土地价款,同比增长了30%,今年第一季度又上涨了10%。

  好在有关部门看到了症结之所在,为了从源头上调控房价,加大了房地产土地供应。今年1~5月,住宅用地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5%,其中,普通商品房用地同比增长76.3%,经济适用房同比增长166%。但是,从土地供应到变成可售商品房需要较长的周期,其产生的效果要滞后一段时间,所以,短期内的涨势还难以根本扭转,但相信随着供地计划的落地,“地王”的“霸气”会有所收敛。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