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西城镇群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9:50 南方日报

  城市新理念与湛江发展

  任剑涛(中山大学行政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寻求发展的城市必须准确定位,不是贪大求快就可以促使一个城市迅速崛起。湛江没有将自己不切实际地定位在城市之城、大型都市的位置上,而是定位在城镇群中心城市的位置,这是一个较为清醒的城市发展思路

  湛江在中国城市化时代为自己理性谋划。今天的中国,正行进在迅速城市化的道路上,一个城市能不能在这个城市化时代为自己寻找到准确的位置,是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湛江提出将自己建设成为“城镇群中心城市”的理念,是一个中等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的动态格局中较为准确地为城市定位的理念,值得深入分析。

  城市化时代城市的聚集结构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既是指城市大小规模具有巨大差异,也是指城市之间的结构—功能相当不同,更是指城市定位与发展对于城市未来具有重要制约。在现代城市三级的结构中,寻求发展的城市必须准确定位,不是贪大求快就可以促使一个城市迅速崛起。湛江没有将自己不切实际地定位在城市之城、大型都市的位置上,而是定位在城镇群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这是一个较为清醒的城市发展思路。

  城镇群中心城市,就是一个自觉将城市限定在规模适中、影响力适当的城市发展地位上的一个理念。城镇群的概念,首先将城市发展的定位引导到一个区域性地位的确立上面。它不是一个超级巨型或大型的城市发展理念,而是一个将城市发展指向吸纳有效资源、推进城市适度发展并具有对周围的辐射能力的城市。其次,城镇群中心城市的概念,进一步将人们的思维引导到一个足以以城市自己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实力影响与制约周围小型市镇和乡镇的发展模式上面。

  这就意味着,城镇群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规模上是限定的——既不是太大,而与巨型和大型城市相区别;也不会太小,而与小城镇、小城市显示出不同。同时,城市发展必须体现出城市的特质:一个以现代工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空间建构。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群落,也不是一个绝对高科技集中的地段,而是一个具有现代科技带动、并以适当规模支撑的城市空间。而在文化气质上,它既不是一个原创文化的产出源头之地,但也不是一个缺乏文化动力的文化沙漠,它具有文化中转和中转创新的功能性作用。处于湛江那样的地理位置,恰好这样的城市定位为它提供了城市发展的理性筹划和现实动力。

  让湛江成为辐射北部湾的龙头

  周永章(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挥徐闻带动雷州半岛,特别是雷州半岛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把连接北部湾的遂溪县域划入湛江市区范围,使湛江市成为一个地跨南海和北部湾两个海域的大城市,真正成为环北部湾地区辐射的重要基地

  规划建设徐闻地级市(或经济专区),承接海口的互动需求。雷州半岛的区位优势之一是扼海南省通往中国内地的陆路要津。尤其是南端的徐闻县海安镇、南山镇,分别拥有与海口市相对接的公路港口和铁路港口。但由于与副省级城市海口行政级别的差距过大,徐闻县与海口市的经济互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雷州半岛区位优势的发挥,极不利于雷州半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议调整行政建制,及早把徐闻县城、海安镇和南山镇规划建设为地级市或经济专区,与海口市形成相互承接之势,发挥徐闻带动雷州半岛,特别是雷州半岛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

  调整湛江市行政区域,使湛江真正成为北部湾的龙头城市。雷州半岛的重要区位优势之一是西联北部湾,湛江市是环北部湾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但作为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湛江市区,现在的城市分布格局是面向南海,依广州湾而建,对环北部湾地区的影响力一直不足。如果把连接北部湾的遂溪县域划入湛江市区范围,湛江市将是一个地跨南海和北部湾两个海域的大城市,湛江市亦将真正成为环北部湾地区辐射的重要基地,真正扩大雷州半岛在“泛珠三角”地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

  延伸鹤地水库供水工程,彻底解决雷州半岛南部发展的干旱制约。将雷州青年运河从现在的南渡河北岸向南拓展到徐闻境内,雷州半岛西南部苦旱的局面将有望得到根本的缓解。该工程的工程量和代价远低于现有的许多水利工程。鹤地水库是广东第二大水库,是优质的水资源。按照目前的水资源需求状况,它完全有能力担负整个雷州半岛的供水。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鹤地水库的水通过雷州青年运河水利工程已引到雷州南渡河北岸,缓解了南渡河以北近200万亩农用地的干旱问题,还持续地提供了部分湛江市区城市用水。

  当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

  蔡兵(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要在促进工业化与提升环保技术水平的良性互动上作出示范;在促进工业化与缩小区域内各地发展差距的良性互动上探出新路子;在促进工业化与构建城乡可持续发展领导机制的良性互动上作出贡献

  湛江之美与湛江发展潜力之大早已在省内甚至全国闻名。省十次党代会期间,德江书记在与湛江代表团一起审议会议报告时,就曾充满激情地赞叹湛江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潜力最大,发展空间最足。

  湛江要努力争当我省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应当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一是要在促进工业化与提升环保技术水平的良性互动上作出示范。湛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受到国内外大中企业的青睐是必然的。这些大中企业的进驻,当然对促进湛江经济快速发展作用巨大。但同时,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湛江优越的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湛江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另一方面应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促使到湛江投资的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采用或开发最先进的环保技术,使这些企业在湛江的投资活动也是其提高环保技术水平的活动。

  二是要在促进工业化与缩小区域内各地发展差距的良性互动上探出新路子。湛江的工业化过程应当是将促进先行地区发展与对落后地区的扶持相结合来进行。可以考虑以多种形式让偏远地区共同参与较发达城区的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招工等工作,也可以考虑由发达地区政府或企业与落后地区政府联合出资,在工业园区建厂房出租的方式来解决贫困乡村的收入来源问题。

  三是要在促进工业化与构建城乡可持续发展领导机制的良性互动上作出贡献。目前全国各地对主要领导的考察还是重GDP指标,很少考虑减少债务、消除赤字、缩小城乡差距、耕地增加、资源采储比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希望湛江在今后促进工业化过程中,能将这些指标融入对各级领导的考核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谌新民(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

  湛江市具有沿海开放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粤西中心城市、科教大市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势,将为激活发展潜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持

  国家和省确定湛江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沿海港口群的主体港,为湛江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拓展了发展空间。湛江市具有沿海开放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粤西中心城市、科教大市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势,将为激活发展潜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持。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邻近地区而言本区域特有的,其他地方难以模仿或模仿成本较高,对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湛江特殊的区位和文化传统,促进湛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应该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湛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将这一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优势。

  相对于广东省其他地方及广西北海、钦州、防城等地而言,湛江的优势一是便利的交通,二是广阔的土地资源,三是丰富的人力资源。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必须形成自有的消化能力和经济转换能力。强大的经济消化和转换能力必须以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为前提,着力使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优质的人力资源,才是真正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聚集是产业聚集的基础,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二是鼓励人口和人力资源向中心城市(镇)和重要产业集中地聚集,形成人口的合理规模与经济的规模效应。三是形成人口聚集的公共政策选择,要从市委市政府战略层面重视人口与产业的聚集问题,尤其是要重视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和风险防范。

  建设创新型粤西城镇群中心的路径

  刘佐太(广东商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建设创新型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应该实施“三大战略”,抓好“四个重点”,完善“五大体系”

  建设创新型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首先应该实施“三大战略”,包括制度创新战略——全面实施创新型区域战略,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战略——构筑人才高地,营造适合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平台;环境优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和区域环境,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高效、诚信的服务环境和更好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生态优美、社会文化设施完备、商业交通配套齐全的人居环境。

  其次,抓好“四个重点”。第一,以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要鼓励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发展,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力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专利成果、先进设备、高端人才、先进管理等资源上的核心要素。第二,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围绕提高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科技招标,择优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项目。第三,以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为重点。要立足地区特点,真正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对有品牌、有市场前景的老企业进行改组改造,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第四,以创新文化为重点,营造创新氛围。

  再次,完善“五大体系”,即完善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完善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新旅游,新农村,新湛江

  吴重庆(《开放时代》主编)

  在言必称“全球化”的今天,先选择“全国化”的策略发展湛江旅游也许更为实际。“全国化”策略是指抢占“全国”范围的制高点,激活、组合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旅游符号、资源,有效吸引国内的游客

  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造就新的旅游胜地,必须有新的思路。在言必称“全球化”的今天,先选择“全国化”的策略发展湛江旅游也许更为实际。“全国化”策略是指抢占“全国”范围的制高点,激活、组合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旅游符号、资源,有效吸引国内的游客。

  湛江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旅游符号、资源包括:中国大陆最南端、热带、红土、独特的方言、领先全国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一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湛江的旅游规划部门已提出“相约中国大陆最南端”及“彩色湛江”的口号。不过,若以“全国化”的旅游发展策略细加考量,还有作进一步归纳、提升的必要和余地。那就是,湛江完全可以综合自然与人文的各项优势,申报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加上无可争议的无垠碧海、透彻蓝天、优质空气和骄人阳光,锻造出“中国佛罗里达”的旅游品牌——这也是“全国化”与“全球化”策略的综合运用。

  “新旅游”的另一条思路是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我们有必要组织农民生产,规避残酷的“逐底竞争”,即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大量低价的农产品的同时,致力于组织农民以有机方式生产少量高价的农产品(包括传统手工艺品),有机、手工产品在自然、健康的消费时尚下,完全有可能卖出好价钱,维持生产者有尊严的生活水准。如果我们能有效组织农民,善用湛江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出一批具本地特色的有机产品,就可以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繁华地带开设一批“湛江有机”(Zhanjiang Organic)连锁专卖店,此必将大大提升湛江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整体形象与“全国性”的知名度。

  政府需更多地转向服务角色

  唐昊(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服务业的增长以及成为周边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心。这需要政府转变身份和观念

  对于湛江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来说,服务功能应是这个城市提升其制度竞争力的基础;而所谓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也包括服务的辐射。这种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公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针对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来看,服务业的增长当是其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之一。

  服务业的增长,要求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变化。对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来说,最近的几年是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城市通过土地置换、政策倾斜等,使其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湛江来说,除了“粤西中心城市”这样的定位需要服务业更快的增长外,湛江立志要成为良性成长的港口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围绕港口行业,有一条巨大的服务业链条,商贸、物流、金融、特色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应是一个港口城市发展的必要前提,否则就会面临“有港无货”的尴尬境地。

  除服务业增长外,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还表现在中心城市应成为周边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心,打造有聚集效应的第二产业链。湛江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城市,鼓励产业聚集非常重要。如钢铁、造船、港口运输等产业有其区域优势,这些产业在有利于吸引周边资源、世界性投资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即一些分支性的产业将会在“粤西城镇群”的其他中小城市发展起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同质化竞争。

  湛江港有着巨大的潜力,如地理位置、良港、文教等方面的优势在粤西无出其右者。但这种潜力在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人为因素制约之下,还没有完全开发释放出来。要害在于政府需要转变身份和观念,从统治和管理的角色更多地转向服务的角色,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强化。

  开发文化资源 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作用

  麻国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上,湛江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今天已经形成了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气氛;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代徐闻港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现代湛江因为经济交流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港口文化。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

  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当中,文化圈的研究方法一般指对文化事项进行类型学分析,将文化概念与空间概念结合,将大的区域划分成若干小的各具文化特点的文化区。但在这里,文化圈的概念指一种“从中心看周边”、“从周边看中心”的双重视角。当以“中国——湛江”、“华南——湛江”、“粤西——湛江”、“北部湾——湛江”等不同的视角审视以湛江为中心的地方区域文化时,我们会发现历史文化因素对当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湛江居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沿海的中心位置,又是北部湾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历史上与外界交流十分频繁,形成了现在湛江市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湛江市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但现在的湛江地区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西汉起,雷州半岛就以“徐闻县”之名被划入“合浦郡”。此后的行政区划虽然屡有变动,但湛江地区始终是华南地区一个对外贸易十分活跃经济发达的地区。

  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很多学者从整体把握,将以湛江为中心地区的民俗纳入到岭南民俗这一大的范畴中,但如果考量具体的文化事项,我们会发现湛江民俗与广府、潮汕、客家这三大民系的民俗相比,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在民族关系与文化涵化方面,现代湛江的主体居民是汉族,但在历史上,湛江却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已经发生了涵化,今天以湛江为中心的地区,已经形成了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气氛。与此同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代徐闻港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现代湛江因为经济交流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港口文化。

  就以湛江为中心的地区而言,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恰当地开发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如何发挥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