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校园民谣注定只是涓涓细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0:00 光明网
何童(北京乐评人)

  校园里,总有长不大的孩子会用诗歌一样的音符去描述和怀念那些路灯下的夜晚和等待。更多的年轻人,则将抱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用越来越复杂的乐器和多元化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无需他人的振兴或者拯救。

  7月8日晚,一场名为“30年两岸校园歌曲经典演唱会”在世纪剧院举办,叶佳修、王梦麟、黄大成、齐豫、潘越云、老狼、高晓松、小柯、丁薇等歌手轮番登台,集体怀旧。最让人期待的罗大佑因故缺席,莫名其妙地找来了周杰伦救场,有人遗憾,有人兴奋,有人为能在现场听到齐豫和潘越云合唱的《梦田》而倍感幸福,有人在老狼、叶蓓合唱《青春无悔》时偶遇从前的自己,因而泪流满面。

  之后偶遇参加完演出的水木年华成员卢庚戌,他口口声声说要发起一场运动,振兴校园音乐,并进而讨论起校园音乐的定义来,随后几个人便陷入一场形而上的论战。我在旁边听着,发现问题本没那么复杂,定义校园音乐,无非几种标准:一、创作者和演唱者是否身在校园;二、受众是否集中在校园;三、作品本身是否具有以往校园音乐特有的人文情怀。跟当年的“网络文学”一样,以不同的标准判定便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无所谓对错。而当晚站在舞台上,台湾“校园民歌运动”的参与者们以及高晓松、老狼这些内地“校园民谣”的领军人,则各自代表着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潮流,跟当下泛指的校园音乐在概念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经济复苏,年轻人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奋力创造自己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有一批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对西洋歌曲的翻唱风潮,转而要求更清新的更能代表自己心声的歌谣,台湾音乐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杨弦、胡德夫、李双泽的影响下,叶佳修、苏来、李泰祥、梁弘志、齐豫、蔡琴、罗大佑、潘安邦等一批校园民歌运动的代表人物开始了创作和演唱,留下了一批打着时代烙印的经典作品。

  现在看来,在十年前由一首风行中华大地的《同桌的你》引发的“校园民谣”风潮更像是一场误会,一个随意哼唱着风花雪月的孩子不小心闯进了万人大会堂,进而成为明星,人人效仿。而最终人们发现,真正被大众接受的始终只有一首《同桌的你》,“校园民谣”注定了只是一条涓涓细流,属于那些有着青春情结,永远长不大的人们。除了老狼、高晓松为此误打误撞名利双收外,那些和他们一样来自9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用真诚而敏感的心绪谱写和歌唱青春的优秀音乐人,如沈庆、郁冬、金立、逯学军、赵节等,依然只在小范围内被人了解和怀念。十年之后的他们大都停止了创作,也离开了音乐相伴的生活,因为现在已不是那个还有很多人愿意在深夜听一张唱片,看完一本书后掩卷思考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这样简单的句子已经无法轻易打动当下的年轻人。

  《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野百合也有春天》、《童年》,这些开启了华语流行音乐大门的经典作品已经留在了那个告别的年代,留在了黑胶唱片、卡带、CD或者MP3里,供人们继续流传或者渐渐遗忘。校园里,总有长不大的孩子会用诗歌一样的音符去描述和怀念那些路灯下的夜晚和等待。更多的年轻人,则将抱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用越来越复杂的乐器和多元化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无需他人的振兴或者拯救。如高晓松所说,校园里永远会有音乐,就算有一天唱片工业都消亡了,人们还是要歌唱。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