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之变:广东人大现象 大多关乎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伤痕”记忆——“破茧”之旅——民生复醒——民生政府……半世纪民计民生渐行渐变

  今天的民生,已不像从前的“菜篮子”那样简单。《瞭望》说,保护百姓财产是最大的民生。只是民生之变,何日化蝶?

  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前行惟有求变。

  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试验田”,从温饱到小康,从“菜篮子、米袋子”到“读书就业、看病住房”,从“政治挂帅”到“民生为本”……半世纪的民计民生,渐行渐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生记忆,带着“物质匮乏”的伤痕。那时,国家与集体的需要,淹没了基本的民生诉求,广东也不例外。“老广”王泽华先生至今记得,羊城晚报创刊时的《五层楼下》栏目,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天天民生民声,成了“老广”在茶楼叹茶和晚上收工后必备的“食粮”。在最早的几年里,传媒和百姓的“民生意识”,一度悄然生长。但政治热潮随即而来,民生愈加凋敝。

  七十年代末的广东,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火柴由2分钱涨到3分钱时,全社会恐慌得像闹大地震,民生之困可见一斑。

  民计民生的“破茧”之旅,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最大的民生就是温饱,令人刮目的是,这个困扰数亿人“菜篮子、米袋子”的难题,在20年后被奇迹般破解。尚商道的广东人,沐浴了大变革的第一缕春光,并迅速奠定了自己在全国人民心中购物天堂的地位,“广货北伐”一路凯歌。

  经济体制、思想观念、道德价值的旧藩篱如暖春之冰,“个体户”、“下海”、“万元户”、“民工潮”……人的解放和城市化,唤醒了对民计民生的关注,发财致富成了那个时代的集体梦想。1983年大年初一,就在老百姓对致富还心有余悸时,羊城晚报“街谈巷议”公开宣讲“恭喜发财”,打响了“破天荒”的第一炮。

  八九十年代,是“经济挂帅”的20年,很多政策和措施也似乎不是为解决民生问题而制定。民生问题研究学者、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教授曾对某地政策文件作过统计,八成多政策是关于招商引资、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真正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维护老百姓利益的却很少。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一个现代政府,一定是以民生为核心和根本职责的。在率先实现小康的广东,“民生政府”已经走了好多年。闻名全国的“广东人大现象”,背后大多关乎民生,历年来广东省人大、政协提出的事关民计民生的议案、提案等达数万件。

  但民生之路,并非坦途。就业难、读书贵、看病难、物价上涨、拖欠工资、社会保障……今天的民生,已不像从前的“菜篮子”那样简单。《瞭望》说,保护百姓财产是最大的民生。只是民生之变,何日化蝶?

  本报记者 孙朝方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