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之变:时间就是金钱 不再耻于谈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站在半个世纪的拐点,我们静静回眸。

  诞生之初,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只对我们这样期许: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和一些知识。我们一路疾行至今,蓦然回首,看到的却是一串完全缠绕在时代脉搏上的脚步———

  这是一个飞速成长的时代,价值观的激辩总是如火如荼;这是一个快速分化的时代,舆论观的风向需要你我守护;这是一个平民主宰的时代,民生观的视角始能引领风潮;这是一个经济沸腾的时代,消费观的彰显可以一纸风行;这是一个世界一体的时代,全球观的回荡拓宽思路胸怀。

  观念,往往比具体物质力量更带根本性,它对整个社会起到点化的作用、撬动的作用、引领的作用。

  作为记录者和推动者,羊城晚报用广东人最开放、最敢闯、最包容的心,看50年的观念碰撞,看50年的精神变迁。

  ·林洁·

  价值观之变:

  集体与个人、利益与信念的轻重取舍,50年来翻天覆地

  时间就是金钱 不再耻于谈钱

  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羊城晚报,始终与新人新事、新观念、新动向共呼吸、同成长。

  岁月沉淀思想,时光镂刻观念。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声音,50年沧桑变幻,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发生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并不为过。

  观念,在激辩中升华,在碰撞中演进。

  从1959年广州女工向秀丽舍生取义,到60年代马口硫铁矿的英雄群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乃至生命,被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1988年,蛇口青年首次亮出“公私都要兼顾”的大旗。直至2005年,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到广州与大学生座谈,集体与个人、利益与信念的轻重取舍,依然碰撞得火花四溅。

  观念,是时代的镜子,是社会的强音。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思辨性强、宏观审视、记录观点冲突、倡导超前意识的新闻可谓凤毛麟角。直至“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才真正迎来了观念大变化、思想大解放的新时代。

  从大寨人不吃大锅饭挑战极“左”思潮,到呼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从敢于“恭喜发财”,到提出“向前看不要向钱看”,审视精神富裕如何与经济同步;小到吃饭打包,大至解放思想兴办特区……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羊城晚报,始终与新人新事、新观念、新动向共呼吸、同成长。

  1980年4月,羊城晚报复刊仅两个月,一组“蛇口工业区纪行”,开启了对深圳特区的“全扫描”。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可看作上世纪80年代的一杆风向标。这是中国在经历巨大浩劫后,第一次伸出手指去触摸市场经济后得出的最直接的感受,在耻于谈钱、奢谈生命的年代,手指间的这点感受使国人感到震颤。仿佛第一次从柳梢绽出的嫩芽,捕捉到春天的讯息,令人感觉如此新鲜、振奋。1985年1月下旬,羊城晚报连续几天刊登报道,介绍深圳人的时效观、竞争观与信息观,通过具体事例阐述深圳人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崭新观念的内涵。

  勾勒新轮廓、辐射新观念是一份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报纸的使命。1994年11月起,羊城晚报发表“经济新伦理”组稿,率先探讨了经济大潮下人们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新型行为规范,起到了舆论先导作用。

  2003年,一场世所罕见的非典,让广东人经历又一次思想变革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非典改变了我们什么”的思索发人深省。

  移风易俗,指导生活,是羊城晚报创刊时的办报方针;挖掘、捕捉着不同时代的思想闪光,引导、推动着反映时代的价值取向,更将被一代又一代的羊城晚报人奉为圭臬,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 曾璇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