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披露少奇冤死 本报首开创新风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再过50年,再过100年,这篇文章依然会一再地被提起:1980年5月15日登在羊城晚报《花地》版上的《最后的27天》。

  它最早最详细地披露了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如何惨遭迫害冤死开封的经过。

  报纸一出,神州震动。在那有人企图继续封锁这段历史的岁月里,走过“文革”浊流的羊城晚报,以这样的果敢开客观报道的风气之先。

  自此,改革前沿开风气之先的广东,与作为记录者和推动者的羊城晚报一起,逐波在浪尖———

  每一项先行性立法的剪影,我们忠实记录:1980年,《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一箭始发,具有广东特色的先行性立法循脉而走,为改革开放的法制轨道定出方圆,27年来,被喻为“立法实验田”的广东,开拓创新、努力耕耘,培育出了一朵朵“奇葩”。

  每一种新兴现象的未来,我们理性推动:执法检查用得最普遍,财政监督走在最前沿,提议案建议最积极,询问与质询最痛快,这是人大工作的“广东现象”;“星期六工程师”、珠海“科技出富翁”,“打工也能出皇帝”,这是经济领域的“广东发明”。

  每一个新鲜脉动的需求,我们热烈尝试:我们第一个连载港台武侠小说,那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我们第一个开拓报纸新闻连载,那是轰动羊城的《泌阳奇案,广州洗冤》。

  乘风破浪,我们只愿永远弄潮在时代的最前线。本报记者林洁

  语录

  “刘少奇同志的惨死,这是事实。文章也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报道就报道了。”———羊城晚报原总编辑吴有恒在有人责难本报“擅自发稿”时,这样回答。

  “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1982年12月21日,本报在改革开放后首次报道大寨近况,全球瞩目。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