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出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5:49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中国日报《中国商业周刊》7月16日报道

  中国演出市场引吭高歌

  ·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级演出的新市场,每年数十场引进演出带来5亿的票房,单场票价高达2000元。

  ·2001年,"安德鲁·劳埃德·韦伯音乐剧盛典"唱响人民大会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引进的这部世界经典音乐剧片断饕餮大餐标志着音乐剧的进入中国。

  ·2002年7月,"悲惨世界"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21场,成为第一部在中国上演的完整音乐剧。(音乐剧因其特殊性,至少演出20场免遭赔本)

  ·去年3月,美国百老汇三大音乐剧制作公司之一尼德兰德环球娱乐公司在华合资成立文化部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机构东方百老汇,并且要在国内首次尝试建立剧院院线联盟。

  ·随着今年暑期引进"妈妈咪呀"和英国LittleStar公司的合作,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也在谋划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机构打造本土音乐剧,十五年演出中文版"悲惨世界","歌剧魅影"以及"妈妈咪呀"。

  ·上海大剧院不甘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中国首家专业专用的音乐剧大剧院。

  英文《中国商业周刊》7月16日报道:在上海大剧院看"妈妈咪呀"已经是一周前的事了,可那动感的旋律和激情的舞蹈还是不断地将沈良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浪漫爱琴海小岛布景的舞台。能亲身体验当今风靡全球的音乐剧让人回味无穷。

  "那真叫如愿以偿!去年十月我去伦敦,所有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妈妈咪呀',他们甚至说到了伦敦不看'妈妈咪呀'就好比到了巴黎不看艾菲尔铁塔。可我那时没有时间还是错过了,"沈良,这个意大利著名冰激淋公司的中国代表还在惋惜。

  当他得知了"妈妈咪呀"巡演至中国的消息,他立刻订了两张中等价位的票--每张1000元。

  "现在轮到我德国的同事们向我询问音乐剧的消息了,不过他们得等到十月才能亲眼看到,"沈良显然很得意。

  对于向沈良这样狂热的文艺爱好者来说,上海繁荣的演出市场无疑是吸引他们留在这个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太太和我每个月都至少看三场演出,我们能在生活的城市看到各种世界一流的演出,这样的生活还不够精彩吗?"

  如今,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演出的新市场,每年数十场世界级演出带来5亿的票房,单场票价高达2000元。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国人对于外来演出,不仅仅是我们本土的演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洋,这个曾经参与过2002年大卫科波菲尔中国魔术巡演的保利演艺经济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那次的24场魔术风暴席卷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每场的平均票房高达440万元。到今天,当时在北京8场3500万元的票房依旧是个天文数字。大卫的魔术带给保利大约150%的税前回报率。"

  但是,魔术狂潮过后,这个拥有北京最好的剧院的公司,却将自己的注意力又转回到传统的阳春白雪--歌剧和芭蕾舞上。

  "对于歌剧和芭蕾来说,在中国始终有一个忠实的观众群,尤其像保利这样经验丰富在国内外都以经典演出闻名的剧院来说,歌剧和芭蕾不仅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于洋告诉中国日报。

  叩响音乐剧之门

  不同于保利的保守,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早在2001年9月就开始探索一条新路--音乐剧,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音乐剧盛典盛况空前。

  "那算是音乐剧第一次登陆中国吧!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哪个演出商能够承担得了引进一部完整的、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剧,"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项目经理王琛还能怀念起那时的困难。

  音乐剧,由于其对演出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其本身融合了其他演出因素的特点,必须要演出20场以上才能保证最基本的成本回收。可在那时,即使是像保利、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或者上海大剧院这样的行业领头者都没有经验和能力去承办连续五场的演出。

  早在1994年,上海大剧院--上海地标性剧院建筑的拥有者和中国最大的演出经纪商之一,决定引进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韦伯的ReallyUsefulGroup音乐总监音乐剧教父卡梅隆·麦金托什专门赴上海进行一个星期的考察,却得出结论:中国还不具备演出音乐剧的能力,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国内地城市,也还没有一套营销机制可配合他们的演出推广。

  到了1996年,上海大剧院又萌生了将"悲惨世界"搬上舞台的想法,"大气"地提出来可以连演五、六场,让外方听了立即摇头,表示音乐剧不可能只演几场,至少20场以上。这着实让大剧院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当时上海大剧院计划中的演出大都是一至两场,没有一部超过4场,20场演出简直就是"高难度动作"。

  直到2001年9月,上海大剧院终于签下了引进"悲惨世界"的合同。最后一场演出500元的票价被黄牛抄到了2000元。

  "2002年7月的21场演出堪称中国演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在高雅艺术歌剧、交响乐和芭蕾在中国植根之后,音乐剧终于登陆中国并被中国观众欣然接受,"上海大剧院的公关经理张笑丁如是说。

  从那以后,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上海大剧院以一年一部的速度继续着他们的音乐剧之路,在中国探索一个新兴的演出市场。

  国外的同行也显然不能忽视中国演出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去年3月,百老汇三大音乐剧制作公司之一的尼德兰德环球娱乐公司在华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尼德兰德与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公司以49:51股份成立的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文化部2005年9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放宽外资进入中国演出市场后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机构。

  "中国需要国际上领先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可是,外资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应该就中国的复杂国情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和定位,"保利的于洋非常肯定合资的方式。

  条条大路通罗马--打造本土音乐剧,丰富中国演出市场

  "我们正在和这次'妈妈咪呀'的合作伙伴英国LittleStar公司探讨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来打造中国本土的音乐剧,"中演的王琛告诉中国日报记者。Little Star拥有着世界上半数以上音乐剧的版权。

  "这次的'妈妈咪呀'是我们为合资公司计划的第一步。我们就算是卖出了80%的票房也才能刚刚好维持高达1600万元的成本,"王琛说。

  不同以往在可容纳6000人的人民大会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这次选择了座位数不到1500的保利剧院,"为了在一流的剧院打造精品,给我们的合作伙伴看我们中国演出商的实力。"

  王琛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LittleStar已经初步达成共识,成立合资公司后将用他们的十五年计划来权力打造三部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歌剧魅影"和"妈妈咪呀"将分别在北京连续上演五年,全部使用中国本土演员使用中文演出。

  "音乐剧将成为演出市场的新兴产业和经济模式,"王琛说。

  上海大剧院也有将音乐剧本土化的计划,走了另外一条路。

  "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上海最好的剧院,可是音乐剧在国际上都是需要专业的剧院来进行长久的演出。所以,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建成中国第一座专业专用的音乐剧大剧院,"张笑丁告诉中国日报。

  她说上海大剧院将和上海文广集团,京文集团共同建造这个剧院。"地址就在现在陕西路的老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大剧院在这几年引进音乐剧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合作,在今后,双方还会继续在打造本土音乐剧方面不懈努力。

  "我们鼓励学院方面原创音乐剧剧本,会对有潜力的音乐剧剧本进行小范围的投资,在小样出来之后经过我们的认可,就会追加投资打造我们本土音乐剧搬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张笑丁说。

  她还透露,在新天地也会有三到四个小型和中性的音乐剧院在世博会前建成,以满足上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保利的于洋告诉中国日报,他们正在做一个演出大联盟,"就像电影院院线一样"。

  于洋正在和艺人、演出制作方、经纪机构和剧院洽谈,他计划在每年的淡季,可以在20个城市的20个剧院演出4000场演唱会、音乐会和话剧,以较低的价位将演出带给更多的中国观众。

  "我非常希望国际上的一些有经验的业内大腕,比如说柯达剧院或者林肯艺术中心能够加盟,带给我们国际领先的管理和制作经验。"

  (《中国商业周刊》记者 李方方)

  (编辑:夏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