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办好“工地学堂”关键在“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20:00 光明网
丰栋

  近日,上海一所“工地学堂”开课,又一批“放下锄头就拿起榔头”的农民工捧起书本(《人民日报》7月6日)。

  近年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很多,建“工地学堂”让农民工“捧书本”只是“冰山”的“一角”。这一角虽小,但蕴含的能量巨大。所以,当农民工进“工地学堂”的消息跃然纸上时,国人无不为之拍手叫好。

  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农民工2亿多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5%,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只占18.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2.4%。由于文化的“腿”短,技术的“手”又特别“软”。所以“弱势群体”这顶的歪帽一直压的农民工“直不起腰”。

  农民工做为城市里的特殊群体,大部分是青壮年,他们是农村中相对学历较高,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具有强烈致富愿望的群体。在城市里拼搏的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进取意识,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地方和自学能力,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住一天工棚打一天工”。

  对于农民工群体,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为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曾多次发出通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水平底、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其文化生活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今年3月,建设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对农民工进行培训。

  按照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6%的目标,今后每年还会有1300万左右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在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激烈竞争的年代,即缺文化又无技能的农民工要想“摘掉旧帽子,重新站起来”,“富脑袋”无疑是首选。

  按照通知要求,我国很多地方都为农民工办了“工地学堂”。北京要求所有建筑工地在3月15日前都建立农民工夜校;4月,上海黄浦区首家“工地学堂”挂牌,现正在全区推广;5月,沈阳200多名农民工走进免费“工地学堂”;6月,东北10多所“工地学堂”同时开课。可以说,农民工进“学堂”已成时尚。

  在新农村建设上各地都提倡农民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进“工地学堂”可以看出,让农民工即有活干又有学上的氛围越来越浓,让农民工“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双富”理念正在形成。这充分说明,在农民工的发展问题上,中央和地方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地学堂”建了起来,下一步就是要想法设法“办出特色”。要看到,以农民身份工作在城市的农民工,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有别于完全意义上的农民。“工地学堂”要真正发挥作用,政府重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农民工实际,办出适合农民工“口味”的“特色学堂”。

  笔者相信,只能地方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积极开动脑筋,踏踏实实地办,认认真真地教,扎扎实实地搞。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地学堂”一定能办好,2亿多中国农民工也一定能摘掉“弱势群体”的帽子,早日挺起腰“站起来”。

  如果说农民工进“工地学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那么,重新“站起来”的2亿农民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也一定会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力量?农民工就是财富,就是力量,关键是怎样挖崛?如何释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