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农民的“文化管事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06:54 光明网-光明日报

  在山东宁阳县,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泥腿子剧团”,聚集起一批在吹、拉、弹、唱方面有专长的“农民艺术家”。成员中老、中、青各个年龄段都有,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表演的节目有现代的,也有传统的;有戏曲,也有歌曲;有秧歌,也有快板等。表演方式灵活,内容多样,吸引众多群众自发参与。

  

宁阳农民的“文化管事团”
近年来,宁阳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在奔小康路上阔步前进,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在众多“泥腿子剧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悄然崛起的20多个“文化管事团”。可别小瞧这一新生事物,它在宣传政策、参与村务管理、调解邻里纠纷、倡树文明乡风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以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把党的惠民政策、村规民约等内容提炼加工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让群众在笑声中了解政策,在参与中激发发展欲望。

  鹤山乡“文化管事团”的“豫剧演员”张朝玉,带头种了一亩豆角种,在县、乡科技部门的指导下,他成了结构调整的受益者,去年的一亩豆角种让他卖了2000多元。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编出了节目《学习科学种豆角》,通过说唱的形式辅导四邻八舍进行科学种植。县里的同志告诉记者,像张朝玉这样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文艺节目已诞生了100多个。

  “左禾右口是个和,人人都能有饭吃;左言右皆是个谐,人人有权把话说”,这是东疏镇“文化管事团”自编的快板书《说和谐》。

  他们搜集整理传统美德的代表事例和新风新事编成文艺节目,教育群众知荣辱、讲诚信、守法纪、促和谐。同时,“文化管事团”成员台上是演员,唱百家事,颂文明人;台下走街串户,了解民情,化解纠纷。

  今年以来,鹤山乡“文化管事团”共帮助群众协调解决50多个实际问题,化解矛盾100个。在赵庄村传颂着一个有趣的事:村民赵大娘的儿子不孝顺,老人生病欠下的药账也不还。村里的“笑笑老年文化管事团”把这个事改名换姓编成《还药账》在村里演了起来。赵大娘的儿子看到后,羞愧难当,第二天就拉着媳妇把药账给还上了。

  “文化管事团”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发挥干群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群众需求,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当好“小喇叭”。赵庄村农贸市场刚建时,市场秩序混乱,存在欺行霸市等现象。“文化管事团”每逢集市便敲锣打鼓,一方面表演文艺节目,宣传政策,一方面维持秩序,宣传诚信经营,使市场由无人管、松散的小市场一跃成为日交易额20多万元的大市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平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