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在意文学批评的责任缺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9:11 国际在线

  作者:魏英杰

  日前,文学评论家张柠先生在《新京报》撰文认为,当代大众传媒中,各类批评声音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介入性,但与20世纪20年代《京报》和《申报》等颇为不同的是,其中“很少见到文学界的影子”。(见7月13日本版专栏《文学批评不是为文学捧哏》)我非常赞同张柠的判断。

  对于他所指出的真相,个人亦深有体会。我同时想指出一点,文学批评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被大众文化评论所取而代之。

  大众文化评论的“战场”并不在各类专业文学期刊,它借助于大众媒体(报纸和杂志)发挥其介入文学与社会的功能。就我所知道的,目前一些报纸评论版在发表时评的同时,也关注文化领域发生的事件,“文化时评”成为当下时事评论的组成部分。近两年,有的报纸还专门开辟文化评论版面或栏目,所发表文章的内容涉及文化、娱乐等大文化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学批评俨然嬗变成为文化评论旗下的一个产品。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文学批评家看到了时代的变化,积极介入文学的社会性批判,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批评家。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他们不仅对各种社会文化热点事件保持高度敏感,而且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其时代性进行文化的阐释。此外,不少时事评论作者也开始进入“文化时评”领域,各类文化事件成为他们发表社会批评的重要题材。

  可见,时下的文化批评(包括文学批评)并非没有“战场”,只不过大量专业文学批评家困于一隅,在文学的角落里互相举杯致意,不能(或不屑)着眼于整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或者说,文学批评之所以“远离当代生活现场”,一方面在于张柠所指出的“批评思维的僵化和视野的狭隘”;另一方面也在于文学批评逐渐丧失锐气,以至于被大众文化批评所取代。在大众文化批评的轰鸣声中,纯粹文学批评几乎进入文化弥留状态。

  因此,针对张柠先生的感慨,我倒认为完全不必在意文学批评的责任缺席现象。倒是方兴未艾的文化批评热潮,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参与。当然,文化批评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话语边界与思想地图尚待以学术为后援,进一步厘清与开拓。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