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进作协,关键是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09:13 国际在线

  作者:魏英杰

  我对新生代作家申请加入作协并不反对,还支持具有独立思想与开放精神的年轻作家,主动进入作协———以个人之力,为中国文坛的公共事业做出贡献。如果双方能够获得共赢,何乐而不为?

  近日,有媒体报道80后作家郭敬明、张悦然等人向中国作协提出入会申请(相关报道见本报C08版)。前些日子,还有消息说,中国文联主动向李宇春、韩寒等人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吸纳这些新秀加入文联。结果,李宇春所在公司婉拒了中国文联,韩寒也表示热情不高。

  对于后者,有评论说,中国文联这次简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还有人说,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招安”嘛。我认为,此言差矣!进而言之,如果双方能够获得共赢,何乐而不为?

  当然,加入文联或作协,首先是个人的选择。你要有这想法,也别扭扭捏捏,直接写申请书就是。中国文联及其团体会员中国作协,都是全国性的文艺社团组织,只要是活跃于文艺界的,不管写的是畅销书还是“应命文学”,都有申请的权利。有些人不愿意加入,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但别自己不参加,也不愿意看到他人要求进步。在这点上,个人比较欣赏韩寒的态度。

  再者,中国文联主动吸纳新生力量,这种开放办会的姿态就值得赞赏。无论中国文联还是中国作协,都有历史的包袱,存在着体制之困。比如中国作协,如何逐步确立与日渐自由、开放的社会格局相适应的作协体制,就是眼下头等重要的事情。而要转变作协体制,一方面是作协主动寻求应变之道,另一方面,具有开放视野的新生代作家的加入,显然有助于作协求新求变。

  比如,大多新生代写作者一来不必依赖作协谋生存,二来名声在外,多个中国作协会员的头衔,估计也多卖不出几本书。但作协有了这些新鲜血液,假以时日,其逐渐转变为真正服务于作家的社会团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生代作家进入作协,对于作家本身来说是“锦上添花”,但他们之于作协,颇有“雪中送炭”的意味。———这既是共赢,却也是互相砥砺。

  当然,有的新生代作家想进作协,也许是为了寻找一张安逸的书桌。但这样的盘算,恐怕最终是要落空的,一不小心还会被市场和读者抛弃。毕竟,作协可以给你一个“荣誉称号”,却不能帮你写书、卖书。进入作协以后,还可能得承受新旧思维的精神混战。所以,奉劝那些有这种小心思的80后作家们,还是别存这份侥幸。

  总的来说,我对新生代作家申请加入作协并不反对,还支持具有独立思想与开放精神的年轻作家,主动进入作协———以个人之力,为中国文坛的公共事业做出贡献。不过具体来看,郭敬明和张悦然等人是否符合这样的特质,却值得存疑。

  郭敬明小说终审判决剽窃成立,他能否进入作协,在资格认定上就是一个问题。

  而张悦然接受采访时说:“加入作协,就感觉你不是一个人在写作。”(见7月19日《北京日报》)这就有点莫名其妙了。难道你加入作协后就不是“一个人在写作”了?

  难道写作这么个人的事情,还需要扎堆起哄?以这种心态申请加入作协,岂不是把作协当做了“文坛俱乐部”?

  看来,新生代进作协固然有积极意义,但眼前那些想进作协的80后们,却未必有此心志。所以“共赢”云云,恐怕一时还用不到郭敬明、张悦然等人头上。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