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育岂能有“私生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12:00 光明网
柯杨宗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学生能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教育部官方网站给出明确答复:不能。(《中国青年报》2007年07月13日)

  最近,国家教育部有关让贫困大学生都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如一阵强劲的春风,吹开了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们的笑脸,吹走了他们心底的忧愁。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是,这种助学政策却把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拒之门外,使那些考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们将面临无法入学。这种歧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做法,如同是把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当成了教育的“私生子”,使其处处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实在是让人有些想不通。

  在我们国家,一贯倡导公平教育,让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教育政策的权利。然而,这次教育部公布的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却把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拒之门外,这无疑是有失公平。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都是经过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建立的,也将其划入了国家高考统招的范围,既然在招生上都能将其划进了同一个“圈子”,那么为什么却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上,让其沾不上边,这难免让人有种“小妈妈养的”那样很不自在的感觉。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不能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际上也是对考入这些学校学生的一种歧视。这无疑也是助长了一种应试教育的风气,让更多的考生都争挤“公办大学”的独木桥,放弃去读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机会,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就学压力的加剧。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也同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些学生从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毕业后,和那些在“公办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同样在各行各业上大显身手,作出贡献,可是为什么他们在大学深造时,却又面临着不平等的待遇?如果这种歧视一旦长期影响着这些大学生们,势必会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一种不良的反应,对自已,对社会也都是很不利的。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期待着快步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足。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却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引进了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办学上更灵活,在培养人才上更全面。而且,它不仅解决了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也大大缓解了大量考生继续深造的压力,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减负。同时,这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在为国家培养大量有用人才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亚于那些“公办大学”。因此,国家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上,不应该将其作为“私生子”而抛在一边,否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