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动漫原创为何越动越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07:59 解放日报

  

本土动漫原创为何越动越慢
本土动漫原创为何越动越慢
本土动漫原创为何越动越慢

  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举办的“2007中国动漫游戏人才高峰论坛”上,传出两组数字:

  2006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总规模为6.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8%;其中海外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九成,本土原创产品仅占一成左右。

  中国需要动漫游戏原创人才15万,现仅有3万。原创人才的缺乏,导致国内动漫产业链高端脱节,不少动漫制作机构成为海外动漫厂商的“加工车间”。两组数字透出一个信息:“原创”,仍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缺原创,故事蹩脚少人爱

  细细分析,中国动漫片的产量其实并不少。40年前,全国动画片年产600分钟,而2006年竟有8万分钟动画片出品,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可以播出近220分钟。问题是,这么多片子根本没有进入市场,作品完成之日,即生命完结之时。

  何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事编得太蹩脚。对此,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崔世昱教授深有体会。这位曾以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获得首届动画片“金鹰奖”的美影厂老导演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郑春华原是幼儿园教师,讲述的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所以一开播就受到热烈欢迎,从原计划13集,发展到后来的39集,欲罢不能,最后共拍了156集。现在的动画片往往不了解孩子们的接受习惯和心理需要,一本正经说教多,结果是让大多数小朋友敬而远之。

  由于原创力低下,连我们过去的精彩故事“墙内”居然也不“开花”。反观美国的迪斯尼、梦工场,拿咱们2000多年前的“花木兰”和50年前的“宝葫芦”做成动漫大片,将中国故事卖到了各国的银幕上,变成了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满的“金饽饽”。人家创造的世界性商业奇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缺原创,资金与市场不对接

  据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办公室主任朱建民介绍,动漫游戏产业链主要分三阶段:前期创意,即上游端开发,往往由三至五人不等组成一个创作团队,设计创作脚本;第二阶段是投入制作及出品衍生产品;再次是后期奖励。前期和后期的资金投入并不多,中间段则是资金密集区,需要大量注入资金。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也不少。一个动漫文化节,动辄就砸三千万元;一部动画片,也舍得耗资上千万元。然而,恰恰在产业链的高端严重“缺血”。正是原创力的缺失,导致文化创意与资本和市场脱节,慢慢形成动漫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恶性循环。

  资金怎样投,是大有讲究的。朱建民介绍,根据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一般先由动漫关联商务的当事方出资,签署《共同事业合同书》或是《共同制作合同书》,并各自派遣代表成立项目制作委员会共同投资运营,共同承担风险、共同拥有著作权,最后按出资比例分配收入。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主要应体现在第一、第三阶段,前期投入是为了让创作人员专心设计,后期奖励是为了让他们出更多好作品;中间阶段则由项目制作委员会运作。这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投入并不多,却能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而我们却做反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往往把自己摆在出资方的位置,而忽略了对原创的精准判断和及时扶持,因而也把风险扛在自己肩上,结果是得不偿失。

  缺原创,人才脱颖而出无平台

  缺原创,人才培养是关键。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张军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战略性工程,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就目前的动漫教学而言,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师,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甚至依赖于某个软件做教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符合公司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呢?

  上海炫动卡通企划部张炜介绍,上海有《卡通王》、《动画大王》、《卡通先锋》和《龙漫》4本动漫杂志。目前,除《龙漫》处于停刊状态外,另3本均已转手易人,根本无法实现推动原创的办刊初衷,原创人才也就丧失了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

  据悉,为了尽快培养原创人才,全国10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在论坛期间已签约组建了“动漫游戏人才培育示范工程”;全国首个直接由企业参与教学全程的“浦东动漫游戏人才公共培育基地”也已同时挂牌。另有50家企业相聚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签署联合培训、培养人才的战略合作协议。一套涉及动漫游戏产业各环节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上海浮出水面。

  上图为获华表奖的动漫电影《小兵张嘎》。

  右图为动漫人物在表演。均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顾咪咪 洪伟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