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帮农民致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08:02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年来,广西实施“文化致富”工程,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文化服务为载体,帮助农民增长科学知识和致富技能,使得农民群众也能共享文化成果,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先行的新路子。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广西农村实地采访,感受广西实施“文化致富”工程带来的累累硕果。

  “刘三姐”唱旺了农民生活

  记者到达广西阳朔当天,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因漓江涨水停演八天后第一天复演。《印象·刘三姐》是阳朔的新名片,自2004年公演以来,已实现票房收入近2亿元,上交税费760多万元。阳朔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产值从4亿元跃升到当前的9.8亿元。

  “刘三姐”唱旺了当地农民的生活。阳朔镇下莫村村民莫桂才白天在西街一家咖啡店煮咖啡,晚上在《印象·刘三姐》演出中负责渔火,两项收入加起来每月就有两千元。在阳朔,像莫桂才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依托“刘三姐”这样一个独特品牌,或当演员、搞经营,或当起农民艺术家,把广西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有机融合,在共享文化成果的同时,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小绣球大文章

  靖西绣球自明末清初出现以来,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新靖镇旧州街妇女利用农闲制作绣球已成为一个品牌。记者来到这里时,见到家家户户做绣球、卖绣球,到处花团锦簇、五光十色。

  “我从记事起就会做绣球,记不清做过多少个绣球、收过多少个徒弟了,”今年62岁的“中华巧女”黄肖琴戴着老花镜,正在绣一个有北京奥运吉祥图案的直径1.2米的大绣球,“我要把它献给党,没有党和国家,绣球再好,也赚不了钱。”

  旧州村共2250多人,其中就有500人从事绣球生产,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6000余元,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靖西绣球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成为广西乃至全国著名的“绣球之乡”。

  农民的“头脑加油站”

  “学知识不出村、学文化不出屯,只要肯学,就能挣大钱!”记者在横县采访时,不少农民朋友这样向记者谈起自身学文化由贫到富的切身体会。

  横县地处桂东南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却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蘑菇生产基地,就是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知识工程”,全县17个乡镇都有文化站、图书馆,全县70%的村委会都有科技文化阅览室或图书室。无处不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也成为农民的“头脑加油站”,使横县农村涌现出大批“知识型农民”,成为农业里的土秀才、土专家,也成为了富贾一方的“财富型农民”。

  文化生态两不误

  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记者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生态果园——月柿、荔枝、沙田柚挂满枝头。在莲花镇红岩村村民朱天佑家,三层别墅拔地而起,房前屋后果树环绕,空调屋内凉爽宜人,他拿出瑶乡特制的糯米酒招待记者,“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村人都种月柿,一亩果园年产鲜果一万多斤,走上了致富路,从2003年开始,借着建新村的东风,我们搞起了休闲文化旅游,以水果吸引游客,以瑶乡风情为特色,做大‘文化’餐,一炮打响,现在平均每户每年光旅游都能收入五万元,大大超过了水果收入!”

  据了解,在恭城,类似红岩村这样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共计三十多处,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及得天独厚的万亩无公害果园打响休闲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以红岩村为例,短短4年间,红岩村的人均年收入就从4000多元涨到8000多元。不少农户的旅游年收入达到四五万元。“吃‘文化’饭,文化、生态两不误!还能搞休闲旅游致富,一举多得!”有些尝到甜头的农民们干脆把自家的果园承包给别人,专做旅游经营。

  农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热情高

  到北流市民乐镇采访,正赶上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开幕,本地的牛娘剧、采茶戏轮番上演;村际篮球、象棋等赛事吸引大量群众;而各种农村政策、种养信息、务工招聘则“搭车”宣传,让记者感受到当地农民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北流市地处“玉桂走廊”的核心地带,是广西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富裕后的北流农民钟情于独特的民间文化,一年一度自办的文化节由此拉开帷幕。

  政府为当地群众自办文化节鼓掌叫好,支持农民办“三兴”:兴办村屯文化娱乐设施,兴办农家乐文化户,兴办农民生态公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