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蜀梅的冰火两重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09:39 南方日报

  文/余少镭

  多年以后,面对这本《活着就好》,我仍能清楚地回忆起,我第一次见到张蜀梅的情景。那时的《南方都市报》,栖身在南方日报大楼的16、17两层,大楼四条电梯,整个集团的同事,上上下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但总是互不认识的多。记得那是我刚进南方都市报两个月后的事,我上班时碰到新同事王小山,一起乘电梯。电梯里同时进来了两三人,其中就有一个女孩,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风风火火的,说话像炒豆。电梯门关上不久,我听到一个男的在跟她说,某处发生了一起车祸,去采访了没有。女孩问:“死了几个?”男的说两个,她立刻就说:“死两个就不去采访了!”

  接下来说什么我忘了,我只记得,出了电梯,王小山骂了一句:“靠,这人谁啊,怎么这么冷血啊?”我没像王小山那么愤激,只是感到隐隐的失望。我刚进南方都市报,做的是娱乐副刊,但我一直敬仰那些一线的新闻记者,在我心目中,他们应该是满腔热忱的,对弱者、对生命充满敬畏的,这女记者,“怎么可以这么冷血啊”?出了电梯,忘了谁告诉我们的,那“冷血”的女孩,就是我们经常在报纸上见到名字的、跑突发新闻的“名记”张蜀梅。

  不过一年的时间,我跟张蜀梅熟了,通过她的文字,见证了那些血肉横飞的场面,又听她讲了不少文字背后更残酷的内幕;特别是后来,我跟她同在专栏版上码字,我无中生有瞎编鬼故事,她则冷峻地讲述触目惊心的采访故事——我终于理解了她,这个看起来娇小可人的女子,也获得包括王小山在内的大老爷们的尊敬(后来我们知道当时都市报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死亡2人的小车祸可不去现场采访)。特别是在她冒着生命危险成为广州第一个报道“非典”的记者后,我们的敬意,又深了一层。

  但我们初识时的感觉是没错的,冷血。因为,一个新闻记者,只有冷血,才能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试想,如果她跟我们常人一样,见到一个死人便大呼小叫,见到鲜血、断肢便吓晕过去,见到悲惨的场景便顿起恻隐之心甚至陪着流泪……那么,她还怎么冷静地用文字记录她所见到的一切?只有冷血、麻木,她才能够无动于衷,继而用她的文字客观地还原,告知我们的百万读者,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这是她的职责,也是她的社会责任,一个成功的新闻记者,就应该是一个责任压过情感,以工作热情代替“人之常情”的人。诚如她在这本书的“代结束语”中所说:“其实,这些故事见得多了,我的心变得麻木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心如磐石的女子,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打动我了。就如采访火灾,记者和编辑达成了共识,编辑第一个就问,死了多少人,7个,10个,20个,300个……是的,新闻揭露的是真相,它没有那么多虚假的面纱,它那么直接,真实得无法让你相信。”

  从这一点上,说冷血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是毫不为过的。

  但生活中的张蜀梅又是热情的。正如她的性格一样,这个风风火火的川妹子,对同事、对朋友、对读者,都有着满腔热忱,对她想帮助又帮助不了的采访对象,她总是充满愧疚之情。工作之余,谈起一些见不得报的新闻内幕,谈起那些当权者如何软硬兼施不让真相曝光,她是嫉恶如仇、甚至是咬牙切齿的。一个同事曾经给她起过一个绰号,叫“蜀中侠女”,倒是恰如其分。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是如此矛盾又和谐地统一于张蜀梅身上,换一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记者,即使是男的,也早就崩溃了。我在媒体七八年,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看过的。

  现在好了,张蜀梅把她讲述新闻真相、采访幕后的专栏文字结集出版,让我们有了重温一次这些新闻案例的机会。这本书,这些冰锋般的文字,让我们再次看到,这十年来,就在这个我们赖以栖身的城市,在我们周边,发生过多么惨烈的事件,而悲剧中偶然闪现的人间真情,是多么的可贵;一个柔弱的女子,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到一线现场,将真相告诉我们的;那些竭力阻挠新闻曝光的人,又有着一副多么丑恶的嘴脸……事实的真相,总是要比小说和戏剧的虚构更曲折离奇。而书的名字,既是一个老牌名记的肺腑之言,也是我们读完全书后的最终感受:

  活着就好。

  图:

  张蜀梅和她的新书。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