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雨谢幕 骄阳登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02:19 现代快报
■明天起全省迎来持续高温 快报讯(记者 刘峻)长梅、二度梅、丰梅,今年的“怪梅”被人们赋予诸多称号。昨天,江苏省气象台终于宣布今明两天江淮地区由南向北出梅了,掐指一算,自6月19日入梅以来,江南已度过了35天的梅雨期,出梅后,连续性的暴雨天气将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温。根据预报显示,从明日开始,全省沿江苏南地区将有连续高温天气,局部地区虽仍有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但那都属夏雨了,其强度、持续时间是无法与梅雨相提并论的。 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终于将梅雨带“顶”走了,南京昨天一阵大雨已是今年梅雨的“绝唱”,梅雨带卷起残兵败将,匆匆往北面撤退,江南梅雨将消失。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介绍,根据最新气象资料综合分析,受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增强,24~25日,江淮地区自南向北先后出梅。出梅以后,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连续性强降水过程将明显减少,但仍要注意做好局部地区强降水、强雷电、雷雨大风和高温热浪等灾害性天气的有关防范工作。 今天多云,局部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雨,25~33℃ 明天多云,26~35℃ 后天晴到多云,26~36℃ 丰梅 关键词 ■梅雨总结 明天起,全省迎来酷暑天 今年梅雨以过程性降雨为主,并非一直持续阴雨,这与以往江南梅雨期间特有的连绵细雨有很大不同,今年梅雨期降雨却“凶猛”了许多。梅雨期间,江苏不少县市出现过2-3天的晴好天气,同时也出现过大于35℃的高温天气,例如南京6月24日-25日、7月17日-18日均连续出现大于35℃的高温。今年梅雨期6月30日-7月10日出现连续暴雨到大暴雨集中时段,致使该省淮河下游和里下河地区出现了内涝灾害,历史上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有1954年7月1日-28日、1991年6月28日-7月4日,那些日子里也出现过连续暴雨到大暴雨集中时段。 南京迎来连续高温 梅雨带北移后,全省大部分地区将迅速被夏季特有的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这种天气系统内部,会不断有下沉气流“灌”向地面,天空因此少云,天气酷热,而紫外线辐射也大大增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郑有飞教授告诉记者,每当梅雨过后,天空湛蓝之时,紫外线辐射就很强。根据预报显示,全省沿江苏南地区从明日开始,将有持续的高温,南京明后两天,会有持续高温,一年最热的时候应该说到了。 出梅并非无雨 气象专家说,出梅后,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副高或者副高边缘控制,多高温但同时也多局部性突发性强雷雨、雷雨大风和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1966年7月13日出梅后,在副高控制下从7月16日-8月12日,江苏省全省出现连续27天晴热高温天气。统计资料发现,50多年来,出梅后虽近一半年份出现盛夏高温过程,但也并非一出梅都预示着进入高温盛夏。有的年份出梅后将维持3-5个无雨日,有的年份仅有1-2个好天,又会出现一段阴雨过程,即夏雨接梅雨。历史上这样的典型夏雨年有12年,其中1956年、1970年、1974年、1975年、1987年最为明显。快报记者 刘峻 出梅后,全省将迎来什么样的天气呢?昨天,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出梅后并非意味着不下雨。不过,从目前情况分析,今年出梅后,沿江苏南地区从明日开始将会迎来一段持续高温天气,紫外线辐射也增强,市民要注意防护。 长梅 关键词 省气象台专家分析说,今年梅雨除了入梅时间正常外,其他都不太正常。出梅偏迟,梅期较长。今年梅雨期长35天,从50多年来的资料看,今年的梅雨天数在历史上绝对是可以挤进前十名的,历史上有名的长梅分别是1954年38天,1974年40天,1980年43天,1982年45天,1991年38天。今年出梅也较晚,据记载,1987年7月27日出梅,之后20年来,属今年最晚出梅了。 出梅后,中暑高峰跟着到 今明出梅,南京即将迎来高温天 资料图片 “出梅,也就意味着中暑的高峰期到来了!”全国中暑防治研究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的茅志成教授昨天介绍,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中暑病例都是在出梅之后集中出现。因此,当前市民尤其要注意防暑降温。 怪梅 关键词 众所周知,梅雨是江南地区一个独特的标志,然而,50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梅雨带往往会南北跳动。原江苏省气象局的徐群研究员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这种规律表现得尤为明显,自2000年以来,梅雨的主要雨带就连续落在淮北地区,江淮之间以及苏南地区则多空梅或枯梅。而今年,虽然全省梅雨降雨比较丰沛,但降雨仍然有不均匀性,苏北地区拿走了降雨量的冠军,泗洪则是丰梅中的丰区,江淮降雨量次之,苏南南部部分县市偏少。 专家告诉记者,梅雨期间,江苏的雨带可划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淮北地区、江淮之间以及苏南地区,统计发现,梅雨带并不是只手遮天,暴雨往往厚此薄彼,甚至会呈现南北跳动的规律。 气温将触警戒值 出梅之后,南京的最高气温又将频频触到33℃的高温线。高温天气步步逼近,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环境疾病防治科科长陈晓东介绍,在南京市夏季当日最高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增高,死亡率会显著增加,老年人在夏季日最高温度达33℃———南京夏季高温警戒值时,死亡率即明显增高。 专家说,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平时劳累的中青年人等群体的影响特别大,这些人群的免疫力比较低,在高温天气的环境下,机体很难适应或者一时调控不过来,就会引发冠心病发作、心脏病旧疾复发等。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外,还有感冒发烧症状的“空调病”患者、饮食不当造成的肠胃疾病患者也会大量出现,而这些疾病均与不断升高的气温有很大关系。 中暑高峰跟着到 “天又要热了,我会不会中暑?”快报日前《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热死人》的报道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而省气象台宣布出梅的消息更让市民担心不已。全国中暑防治研究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的茅志成教授说,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中暑病例都是在出梅之后集中出现。今年梅雨期间也出现了多次高温天气,雨天期间很多市民的耐热力和抵抗力降低,出梅后的持续高温让市民更容易出现中暑。尤其是长期在空调等恒温条件下工作生活的市民,由于他们对热的耐受力已经下降,一旦离开这样的恒温环境,就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他提醒说,容易中暑的高危人群,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如果感到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应抓紧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在高温时段尽量少出门,有慢性病的病人要根据医生的叮嘱及时服药。他建议,正常的人群在适当的时候,应到室外进行耐热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抗暑能力。 蚊虫将重新肆虐 “出梅之后,蚊子又要肆虐了!”谈到蚊子,专家非常担心。前不久的暴雨造成了蚊子减少的“假象”,但一旦出梅,这些饿着肚子的蚊虫将重新肆虐。从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的蚊子密度的确比去年上升了好几倍,这和气候变暖有很大关系,去年冬天的暖冬导致蚊虫的繁殖基数增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增多,也给这些蚊子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环境。 快报记者 张星 雷电 关键词 今年梅雨除了降雨“凶猛”外,其他灾害性天气还夺走了许多无辜生命。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梅雨期还出现多次强雷电、雷雨大风和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其中,强雷电造成16人死亡,7月3日发生的苏北龙卷风致7人死亡。 快报记者 刘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