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余杭人就懂得灵芝补身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04:16 今日早报

  4000年前余杭人

  就懂得灵芝补身子

  南湖考古发掘300件文物,讲述6000年余杭抗洪史

  □通讯员 陆文华 本报记者 吴乐乐/文 陆文华/摄

  早在6000多年前,余杭先民就已经开始在洪水泛滥、环境恶劣的南湖里和洪水抗争顽强生存。历时9个多月的余杭南湖考古发掘工作昨天已基本结束,发掘面积达2500平方米,出土各类完整及可复原文物近300件。

  南湖沙层就像一个聚宝盆

  此次考古试掘,是去年9月起配合余杭镇实施南湖综合整治工程而进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南湖进行考古调查、试掘。

  水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南湖位于余杭镇西南部,历史上长期属于泄洪、滞洪区,大面积的古河床沙土内,沉积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物。

  “南湖沙层就像一个聚宝盆,很多文物夹杂埋藏在4米厚的沙层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湖项目负责人赵晔说。考古队赴各个采沙点,现场收集到大批遗物。

  赵晔介绍,出土的陶器有鼎、罐、壶、盆等;出土的石器有锛、镞、镰、戈等;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木器,有桨、锥、陀螺、木屐等;骨角器包括祖形器、镞、锥等;铜器有锸、鴾、斤、矛等。还出土了鹿、牛、猪、狗等动物骨骼,柿子、菱角和灵芝等植物。

  赵晔说,在2500平方米发掘区,出土文物的时间跨度从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一直延续到商周、战国和汉代。此外,收集到的文物时间跨度更长,从6000年-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一直延绵到唐宋。

  全省首次出土4棵单体灵芝

  南湖出土了一件马桥文化时期完整的竹排,长2.8米,宽0.6米,用5道竹篾紧紧编起来,“竹排是人类水上活动的工具,表明当时余杭先民经常在南湖上活动。”赵晔说,这次还出土了菱角、灵芝、柿子等植物,还有一件完整的鹿角,以及牛、猪、狗等动物骨骼,这些动植物遗存至少在4000年以前,反映出南湖一带拥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当时人类养殖或利用了这类动植物,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提供了实物史料。

  南湖在全省首次出土了4棵单体灵芝,“这说明余杭先民非常聪明,四五千年前就懂得灵芝的食用或药用价值和功效。” 赵晔说。

  出土大量罕见木器精品

  远古时期,先民们盛行对男根的生殖崇拜。南湖出土的一件祖形器长约20厘米,直径近2厘米,采用一种动物角磨制而成,至今泛着神秘的光泽。

  南湖沙塘深层缺氧和潜水环境,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木器,“出土木器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赵晔说,像装有石锛的木柄、剑形器等器物都极为罕见,可谓精品。木制的剑形器很可能是法器;还有一种称为“来”的木器,就像余杭镇城雕“大禹治水”大禹手中所持的那件工具,是一种打捞、撬土的用具。

  木桩密排成奇异水利设施

  南湖下游采沙区发现了两条东西向排列的木桩遗迹。北排由320根直径在5厘米-15厘米的木桩密排而成。木桩遗迹北侧有大量杂质,而另一侧却较为干净,说明排桩起着过滤作用,很可能是栅栏之类的水利设施。南排清理出木桩21个,木桩间距稀疏,总长11米,直径9厘米-16厘米,与北排木桩平行分布,相距约3米。

  木桩遗迹向南80多米有一处原生遗址,文化堆积依托小山基岩展布。赵晔说,余杭先民主动兴建木桩、栅栏、水坝等水利设施,表明先民了解、掌握洪水泛滥的规律,在南湖一带开展农业、渔业等生产生活,为了生存而进行控制自然灾害的各种努力。

  赵晔说,南湖的大量沙土中,保存着这么多完好、奇异的文化遗物,虽然历经多次水患,又经历代的疏浚、整治和改造,却依然能发现原生遗址,足以说明余杭镇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这位多年在余杭进行考古发掘的专家说,瓶窑、良渚曾经是人类的中心聚落;余杭镇从马家浜文化时期开始有人类活动,在汉代形成较大的人类活动聚居中心,南湖最早从汉代进行围堰,形成人工湖和滞洪区。此后余杭镇成为杭州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基础。这样,社会历史从北向西,再向南,呈C字弧形,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杭州。(2611002)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