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向创新型城市迈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06:20 深圳特区报
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绿洲”和企业家成长“沃土” 深圳向创新型城市迈进 昨天,在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深圳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被评为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省委、省政府为深圳颁发了一枚夺目的奖章。 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的实施者栏目里,列举了一连串的名字,他们是历任市领导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正是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年复一年地积极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圳才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建设而率先破题。 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创新“绿洲”实现三大转变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布局,先后规划建设了11.5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5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带,240多家创新企业孵化器,解决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问题,创建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虚拟大学园、大学城等一批大学科研创新系统,成功举办了8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交会、首届科博会,弥补了基础研究缺乏、技术源不足的“短板”。 如今,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圳逐步构建起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绿洲,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三大转变:一是工业发展从依靠“三来一补”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依赖外资向自主创新为主导的转变,从此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三是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06年,深圳GDP达5813.56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GDP达2.98亿元,人均GDP8800多美元,万元GDP的能耗、电耗、水耗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转变的过程中,深圳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柔性引才、海外揽才、“筑巢”引才、团队引才、入股引才等措施,大力引进创新人才。目前,已培育和聚集了一支素质高、年轻化、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万。他们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他们大胆开拓的实践中,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306.3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7.9%,居全国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28%;专利申请量增长42%,达29728件,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5.3%,申请量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榜首。 同时,因为有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和公共平台支撑,深圳这方热土不断演绎着创业神话,赢得了“创业之都”的美誉。在深圳已形成的大、中、小三层创新企业梯队中,华为、中兴、中集、比亚迪、腾讯、迈瑞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一批中小企业则迅猛崛起,成为各细分行业的“小霸王”:迅雷在互联网下载软件中成为领军企业;赛百诺成为基因药物生产的知名企业;数字电视领域,有创维、同洲“挑大梁”;医疗设备领域,蓝韵、安科、雷杜声名远播;汽车电子领域,赛格车圣、航盛、元征成为领头羊…… 走进这些创新活跃的企业,每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强大的创新活力。迈瑞研发出中国首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300、首台全数字彩超、首台五类血液细胞分析仪、高端监护仪等新品,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好易通科技公司接连推出一串“全球第一”,如全球第一款可收发中文短信的智能型对讲机、第一台TETRA数字集群对讲机、第一台国产防爆对讲机,去年该公司销售“HYT”品牌对讲机1亿美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跻身于世界五大专业对讲机制造商之列。凯信光电从做数码二极管起家,再研制半导体照明灯具,推出太阳能LED照明产品、高频无极灯等,成为行业小巨人。 众多企业创新活跃,描绘出深圳自主创新的动人画卷,深圳企业从产品、市场和资本等多个层面,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化,书写了“走出去”的精彩篇章。 从两大“拐点”到“1+N”政策体系——步步为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深圳自主创新经历了两个重要“拐点”。第一个出现在特区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3年,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依靠贸易和来料加工这种模式难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提出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199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市”,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使深圳成为“孔雀东南飞”现象的主要受益者。 第二个“拐点”出现在引进外资面临困境的21世纪初。2001年,深圳作出《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把政策资源向自主创新活动倾斜,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机制优势,吸引更多创新资源进入深圳。2004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首次系统提出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为了突破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硬约束,深圳认准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转变发展模式的惟一选择,于2006年初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选择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塑造自主创新的城市之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深圳开始了自主创新的新探索: 不断巩固和强化自主创新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使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都围绕自主创新这一核心来进行,确保各项工作体现自主创新、服务自主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制订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的提升; 以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为标准,完善土地使用、财政资助等政府资源的配置方式,使各种资源真正向自主创新倾斜; 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使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一个创新型政府,以政府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在以政策手段引导自主创新方面,深圳可谓不遗余力。继续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为自主创新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不断强化政府自身的创新,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加快制订促进自主创新的配套专项法规、规章,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入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规,逐步将促进自主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在现有决定及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拓展“1+N”政策体系,研究合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引导各类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使整个经济体系围绕自主创新实现新跨越。 就在全社会力量竞相投入创新大潮时,市委、市政府又实行“突出重点环节,实现重点突破”的战术,强化研发体系,发展创新型产业,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品牌三大自主创新战略。“组合拳”的打出,使深圳逐渐成为创新型企业、创业企业家成长的沃土。 从三大不足到四大“高地”五大平台——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深圳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以人才为根本,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政府在其中主要扮演服务角色。 深圳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肯定。2005年9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上,对深圳走自主创新道路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2006年,中央各大媒体3次集中报道深圳自主创新做法及经验,将深圳称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一面旗帜”。在去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圳市作了《把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的发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充分肯定。 深圳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工作,也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去年9月,在深圳召开的广东省自主创新工作现场会上,黄华华省长在总结讲话中,再次阐述了深圳经验,指出深圳经验对建设创新型广东具有“针对性、现实性、指导性”,要求全省学习推广深圳经验,开创全省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荣誉面前,深圳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瞄准更高目标,决定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向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深圳决策者深深认识到,目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仍有三大不足:应用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不足,储备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载体不足,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的能力不足。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任务必须着眼未来,扬长补短,通过增强创新源,完善创新链,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激情,实现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从引进技术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从以优惠政策为主向以营造全社会创新的体制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主转变,努力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创新人才密集、创新企业密集、创新产业密集、创新知识产权密集四个基本特征。深圳科技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将围绕这四个特征建立人才、企业、产业和知识产权的“四大高地”,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发展战略创新产业,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围绕创新型城市需要的支撑条件,建设科技研发、创新资本、科技合作、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五大平台”,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完善创新资金链条,充分利用海内外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培养强化创新意识。 一张更加美好的蓝图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到201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3.5%以上;到2015年,深圳要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城市,在若干战略高技术领域,成为我国主要的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企业孵化中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成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