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难题如何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10:05 南方日报

  城市管理难题如何破解?

  本报约请相关部门负责人畅谈解决之道

  您对龙岗的城市印象如何?

  如果有一个“龙岗一日游”的机会,相信您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在中心城,青山环绕,道路宽阔笔直,新楼盘拔地而起,万佳百货、世贸百货人流熙攘……

  而从中心城开车向东或向西15分钟,城市面貌则是一派发展加工业的小城镇景象,泥头车、货柜车常常造成交通拥堵,路边的楼房厂房稍显破败……

  有人说龙岗的城市面貌比家乡好;有人说中心城和中心城以外差距太大;有人说龙岗还处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论中心城还是其他地区,都存在很多问题;还有人干脆说:“龙岗的面貌还不能叫做城市”。

  不同的评价或许正说明龙岗城市管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可塑性。

  眼下,龙岗城市管理的目标是,到2008年,把龙岗区建成市容环境整洁、优美、舒适的深圳后花园。

  本期话题请到了龙岗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领导,在城市管理涉及到的几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公安分局局长袁湘滨:

  公安部门要为城市管理保驾护航

  记者(以下简称“记”):公安部门在城市管理中应承担什么责任?

  袁湘滨(以下简称“袁”):公安部门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的职责是发挥职能作用,为城市的依法管理保驾护航,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记:龙岗的社会治安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袁:龙岗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三方面:第一,各类矛盾纠纷不断,维稳形势更趋复杂;第二,刑事发案仍处高位,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第三,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治安隐患大量存在。总体来说是受到维稳大环境的刺激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群体性事件已普遍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问题存在的根本性原因主要是由于龙岗区地域宽广,外来人口众多,城市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较为薄弱。

  另一问题就是劳资纠纷。今年以来,龙岗发生的所有群体性事件中,有45起是劳资纠纷引起的,占到了总数的56.8%,甚至还引起上路堵路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与矛盾纠纷,特别是当前第26届世界大运会筹建工作及体育新城建设工作所引发的各类不安定因素,绝对不容忽视。苗头性不安定因素的排查调解、基层矛盾纠纷“大调解”等维稳基层基础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

  记:为了切实做到为城市管理工作保驾护航,龙岗区公安分局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袁:年初,我们制订了“五个稳中有降”和“六个上升”,必须确保这两大任务完成。“五个稳中有降”是指:刑事发案总数稳中有降,八类暴力性案件所占比重稳中有降,三类必破案件发案数稳中有降,“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犯罪稳中有降,街面犯罪稳中有降。

  “六个上升”即刑事破案总数上升,八类暴力性案件破案数上升,“两抢两盗”等多发性案件破案数上升,打击质量上升,不安定因素排查调处率上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上升。

  区城管局局长詹绍铮:

  城市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

  记:您如何定义“城市管理”?

  詹绍铮(以下简称“唐”):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城市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准。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记:“只有中心城才有点城市的样子”这种说法您同意吗?

  詹:这种说法显然比较片面。众所周知,龙岗区地处关外,在全市6区中建区时间最短,城市建设和管理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比其他区相比,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诚然,与龙岗其他街道相比,龙岗中心城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市容环境面貌,都要明显优于他们。可实际上,现在大部分街道的城市化水平在城市管理工作的日益加强下,都有了明显提升。如果人们到龙岗区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除了东部少数几个偏远的街道,靠近关口的布吉、南湾、坂田、平湖以及横岗、龙岗、坪山等街道,城市基础设施都有了显著改善,城市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和服务业日益繁荣兴旺。不仅特区内,就连周边城市都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龙岗购房置业。龙岗,已成为深圳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区环境保护局局长杨锦科:

  环保是改变龙岗面貌的重要方面

  记:您认为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杨锦科(以下简称“杨”):对龙岗而言,加强环保工作是举办2011年大运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龙岗面貌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站在成功举办国际大赛的高度,全面排查区内水、气、声、扬尘等环境问题,并将制订详细的整改措施。除了要加强环保执法外,还要完成市里分配的29项涉及水道、绿化等方面的治污保洁工程任务。

  记:龙岗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现在情况如何?

  杨:龙岗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压力和工业化水平。龙岗有400多万管理人口,绝大部分人口都由西部和中心城一带承担,压力很大。且工业化水平同环保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产生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代价,抛开经济发展谈环保,是不现实的。

  这个月初同区领导去京浙参观学习,感受良多。虽然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先走一步,但有的地方我们还是有差距的。我个人感触最大的是浙江滕头村“生态家园”这个理念及行动。相比之下,龙岗对环境保护还没有上升到“整体行动指南”这样一个层次。

  目前,龙岗正在争创2008年国家级生态区,需要切实贯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把握好环境规划评价。我们上半年否定了近150个不利于环保的项目,迈出了不错的一步。

  记者观察

  缩小差距非朝夕之功

  龙岗区在城市管理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环境卫生状况还有待改善。由于龙岗区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外来流动人口多,人员素质参次不齐,部分街道环卫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存在管理盲区和卫生死角等。

  其次,执法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城管行政执法任务重、执法力量少、执法装备缺乏、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乱搭建、乱摆卖、乱张贴、乱停放等反复性强的城市“顽疾”得不到有效的整治。

  再次,违法建筑的新建、抢建仍时有发生。第四季度一度出现抢建高潮,生态控制线范围仍有抢建行为。

  最后,市政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法、手段还需改进。目前,龙岗部分绿化工程存在景观营造、树种搭配、分隔功能、人流控制等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一些路段绿化效果不理想、档次不高;个别路段在开挖路口、增设人行防护栏等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复绿造成黄土裸露。

  正如杨锦科所说:“龙岗部分地区发展欠账比较多,投入等短时间内很难跟得上去。”当下中心城以外地区的城市管理重点,仍是环境卫生管理和对违法建筑的管理。作为龙岗发展“样板”的中心城又如何?

  “经过多年的加大投入和严格管理,目前,中心城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心城城市管理的重点已放在市政和园林绿化设施的管理和养护上,以确保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转,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

  “要缩小中心城和其以外地区的城市管理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詹绍铮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高起点做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各街道要从长远和全局的的角度,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制订城市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化规划。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功能。要逐步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资融资拓展,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多做文章。

  三是要抓好“净化”这项首要工作。要以环卫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根本上革除基层环卫管理的弊端,把环卫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专业化管理。

  四是要深入推进综合执法工作。要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的作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逐步减少、消除城市中的各种违法行为,净化城市环境。

  五是要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人参与、美化家园”从创建层面上升为全体市民的城市理念,以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城市的管理。

  专题撰文高欣亮 刘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