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守墓50载 锦州84岁老汉说是良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5日03:32 辽一网-华商晨报

  

为烈士守墓50载锦州84岁老汉说是良心

  

为烈士守墓50载锦州84岁老汉说是良心

  晨报锦州讯(记者 尤宏韬)84岁老汉为烈士守墓50年,虽然他们相识仅3天。

  “大哥,我会常来看你,直到有一天我不能来为止。”在烈士墓前,朱老汉说。

  故事从1948年开始……

  50年前 “大哥”的尸体用炕席卷好藏进米柜

  两天里,战东昌给朱国明讲了不少革命道理,朱国明也把28岁的战东昌看作大哥,“大哥你放心,我命不要了也要和你们一起干。”

  8月1日,记者在锦州古塔区五姓村见到了朱国明老人。老汉已经84岁,步履蹒跚,听力下降。但提到“战东昌”三个字,他立刻有了精神:“一切都像昨天发生的。”

  “那天下午,是1948年农历八月廿一。”老人嘴唇哆嗦着,“有人敲门,我隔着门缝看是解放军,害怕,不敢不开门,当时国民党军队宣传解放军进村抢粮抢人。”

  当时25岁的朱国明战战兢兢打开门。“一个大个子兵进来,他说叫战东昌,是班长,想住在我家一晚,”朱国明说,“他红脸膛,脖子下有块炮弹留下的疤。”

  在朱国明和妻子忐忑不安时,战东昌带领10个战士已把朱家院里打扫干净,水缸挑满水,还解下干粮袋,给朱家做了顿玉米饼。

  “那个年代,能吃上玉米饼很不错了,他们把玉米饼给我们吃。当时我就想,国民党说的都是骗人的。”朱国明说。

  两天里,战东昌给朱国明讲了不少革命道理,朱国明也把28岁的战东昌看作大哥,“大哥你放心,我命不要了也要和你们一起干。”朱国明还记得和大哥的承诺。

  第二天一早,战东昌和两名战士到附近的炮楼前宣传党的政策,朱国明自愿当向导。为了掩护一名战士,战东昌被炮楼里的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朱国明流着泪把战东昌的尸体背回家,用炕席卷好放进米柜中保管好。10天后,战事结束,朱国明将战东昌遗体埋在离家百米外的空地上。

  50年来 被囚禁也没忘让家人帮“大哥”守坟

  几乎每天,朱国明都要到战东昌的坟前坐会儿,除草,和“大哥”谈社会变化。

  从此,几乎每天,朱国明都要到战东昌的坟前坐会儿,除草,和“大哥”谈社会变化。战东昌的墓碑是朱国明用木头刻的。50年里,墓碑换了20多个。

  “文革”期间,朱国明被囚禁,妻子来看他,他第一句话就是“别忘了给战大哥的坟添土除草”。后来有人要平坟,刚被放出来的朱国明跑到坟地,哭着向人们讲述当年战东昌牺牲的情景,平坟的人被感动了,战东昌的坟得以保留。

  上世纪90年代,墓地附近成了垃圾场,朱国明开始每天去清理垃圾,后来,他赶着驴车到山上捡石头,在烈士坟边上筑起一道围墙。此时,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

  为保护墓地,朱老汉多次找到民政局,要求在墓地上立个石碑,保护好。但民政部门要烈士证明,他却拿不出来。除了知道战东昌是丹东人,牺牲时家里有个约8个月大的女儿外,他对战东昌并不了解。

  50年后 烈士墓终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没想到您老人家用一生心血为我父亲守坟。我们永远忘不了您的恩德。”

  辽沈战役纪念馆重建,5万多个烈士的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

  “我当时天天到纪念碑去找,5万个名字看了十几遍,一直没找到大哥的名字,”朱国明说,“只有找到战东昌的家人,才有可能证明他是烈士。”

  后来,辽沈战役纪念馆将朱国明50年护坟的事迹发表在媒体上,找寻战东昌的家人。

  很快,朱国明收到战东昌女儿战付丽的来信。

  信中说:“父亲牺牲时我才1岁,母亲悲痛万分,却找不到父亲的遗骨,没想到您老人家用一生心血为我父亲守坟。我们永远忘不了您的恩德。”

  此外,朱国明还接到了战家寄来的烈士证明。由此,战东昌墓前立上了石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民政部门决定将战东昌的墓迁移到辽沈战役烈士陵园。迁墓当天,朱老汉亲自参与。“挖开坟,大哥的骨骼还在,在头部我们还发现了一颗子弹。”朱国明说。

  当时战家的亲属也来了,他们当面感谢了朱老汉,现在战家的亲属每次来扫墓都要来看望朱老汉。

  有人说 “没工资,没名分,也不知道他图啥”

  “咱现在的生活是人家拿命换来的,我守墓应该的,这是良心。”

  朱老汉当了一辈子农民,为人谦和。以前曾有村民数落他:自己父母的坟在外地都不能及时上坟,却天天守着烈士坟。没工资,没名分,也不知道图啥。“我和他们说,人家解放军打江山自己不能享福,都给咱了,人家图啥?”朱老汉说。

  朱老汉守护烈士墓的事迹被发表后,民政部门曾要给他每月100元补助,但被他谢绝了。“咱现在的生活是人家拿命换来的,我守墓应该的,这是良心。”朱老汉说。

  前几年,烈士的墓刚迁入烈士陵园的时候,朱老汉隔几天就去一趟,从今年开始,老人腿脚不好,去的次数就少了。

  8月1日,记者随朱老汉来到辽沈战役烈士陵园。其中的一块墓碑上写着“烈士战东昌”。“大哥,我来看你了,我会经常来看你,直到有一天我不能来为止。”朱老汉说。朱老汉蹲在墓碑前,轻轻擦去墓碑上的尘土,和50年来一样,对着墓碑自言自语。说着什么,也许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50年前

  相识3天,他冒着危险把“大哥”的尸体从战场上背回家

  50年来

  几乎每天,他都要到“大哥”的坟地上坐会儿,有人要平坟,他跑到坟地,哭着向人们讲述当年“大哥”牺牲的情景

  50年后

  他帮“大哥”找回了家人,使“大哥”的墓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哥,我会常来看你,直到有一天我不能来为止”

  (新闻来源:华商晨报)

  [凡华商晨报稿件,未经辽一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 辽一网 的新闻

  (责任编辑:hsepaper)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