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公交离排队上车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01:5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刘丽普 实习生魏晓彩 鄢星

  ■核心提示

  今年6月,石家庄市民惊奇地发现家门口的公交车站点有了专门的人维持秩序,乘客也能排队按顺序上车。两个月后,记者再次探访了省会多个公交车停靠点,发现维持秩序者越来越少了,"挤"又成了市民乘车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让人们加入到"排队上车"的行列中来,这个难题亟待破解。

  ■现场:“监督”过后“挤车”重现

  □人少时监督还管用

  “来了,来了,快点,快上车啊!”随着一位“性急”乘客的一声“招呼”和拥挤,原来排着长队的乘客立刻乱成一团,车门被围得水泄不通。106路公交车门打开的那一刹那,大家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对站在一旁的志愿者的提醒充耳不闻。这是早些时候有专人维持乘车秩序时的一幕。

  志愿者是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她无奈地说,在这里乘车的人很多,经常是挤作一团,“人少时,劝说一下还起点作用,能够做到排队上车;人一多,劝也没用,只要有一个人挤起来,排列整齐的队伍,转眼就乱了。”

  □“监督”没了秩序乱了

  位于石家庄市东岗路上的医大一院站,是6路、73路等多条公交线路的起始站。今年6月,早上乘车高峰时间,时常有学生、公交工作人员等志愿者在站点督促乘客排队。“6路排这边,49路排那边,大家注意排队上车。”随着志愿者手中舞动的小红旗,人们倒是也比较守规矩,能够善始善终排队上车。“排队好,省了挤着难受”,记者在乘车过程中多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但是,同样是这里,一旦没有志愿者监督,又回到以前的混乱场景了,该怎样挤还是怎样挤。只不过是人少了,拥挤程度轻一些;人多了,挤得厉害一些。任凭公交司机怎样提示“别挤,别挤,排队上车”,都没有任何功效。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有人维持乘车秩序的日子里,排队上车有明显改观,可一旦秩序维持者撤离,“拥挤”又唱起了主角。

  ■探究:排队上车难在哪儿?

  □挤公交成了一种习惯?

  在记者的随访中,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做到排队上车,有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并且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做到排队上车。但他们又感觉,这并不是一个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群人中,只要有一个人不排队,就搅乱了。”在“北国商城站”(中山路)等车的王先生说,排队上车的确展现了一个城市市民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而“挤公交”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难改变。再加上从众心理的驱使,很多人也不将“挤公交”看作一件多难为情的事情,“反正那么多人都在挤。”

  “大多数人拥挤着上车,主要还是为了抢占座位,谁都不愿意站着回家。”石家庄公交总公司公交五公司司机郝红林对乘客拥挤上车的现象也深感无奈。

  □站台车多缺乏引导?

  近日,记者在“北国商城站”看到,自北向南开来的公交车还没有停下,乘客就开始追着车辆跑了,车还没有靠稳,人们就开始往车上拥了。

  有市民认为,在人多的站点,排队上车有些不大现实。尖岭小区的王女士认为,繁华地段的公交站台站牌较多,一般情况下都是人找车,由于不知道车会停到哪里,排队根本不现实,除非有专门的人引导,让公交车停在固定的位置。

  对此,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在每一个停靠点都有人引导乘客排队上车是不大现实的,公交部门没有这么大的人力和精力。只能是让志愿者示范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约束市民行为,逐渐改变市民的乘车习惯。据介绍,省会公交站点上的志愿者,除一部分大学生外,很多人都是公交公司的司乘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

  ■观点:排队乘车显示城市文明

  近一段时间以来,“排队乘车”成了北京、沈阳等多个城市关注的新闻焦点。北京不惜动用几千人上街引导、督促市民排队上车,还将每月的11日定为“排队日”,寄希望于2008奥运会之前培育市民良好的乘车习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年近七旬的中华美德研究中心主任邱之乃说,他发现,那些拼命挤车的都是比较健壮的年轻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现代社会人们道德素质滑坡的表现。”他个人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这部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忽视了对他们德育的教育,更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邱之乃认为,从现在开始,社会舆论宣传应该重视孩子们的道德、品德教育。另外,公交部门也应增加运力,车内不挤,车外也就会不争。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