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路上歌飞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04:10 深圳特区报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路上歌飞扬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述评之三

  本报记者蓝岸杨柳纯

  在7月底召开的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省委、省政府首次将广东科技奖的最高奖——特等奖,颁发给了一座城市——深圳,以表彰深圳近年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这个“特”,诠释了深圳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

  这个“特”,也得到“东方之珠”香港的认可。5月21日,深港两地政府正式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直言,要“嫁接”深圳高科技产业优势,共同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平台,以此提升香港竞争力。

  这个“特”,落在深圳众多企业之上。刚刚获得深圳“最具成长性企业奖”的汇川技术公司总经理朱兴明激动万分:“依靠自主创新,我们企业成立3年销售额有望超2亿元。”

  这个“特”,注脚落在经济上,是一串串数字的升华。1992年到2006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超过40%,2006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跃居大中城市第一位。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超过3080亿元。

  “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正是这个“特”,深圳的改革创新意识转化为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断裂变出巨大生产力。

  体制创新:核心竞争高地添砖瓦

  7月中旬,5家金融机构深圳工行、深交所、深圳高交所、国信证券、深国投,共同签署了一份《中小企业上市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国内首个为中小企业同时提供跨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混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成立。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透露,仅通过深市中小板,资本市场今年将为急需资金的深圳高科技企业输血近百亿元。

  “这个资金链是设计出来的,不是通过政策优惠出来的。”市科技和信息局负责人感叹,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我市去年启动“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为创新型企业设计了一个资金生态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成竹在胸:“今年深圳上市企业将超过30家,路线图计划初显成效。”

  这仅是深圳体制先行、改革开路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转变。

  市委书记李鸿忠谈起“无”和“有”时说,深圳的最大财富就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历练20余载,深圳的创新意识高度浓缩,并成为推动深圳不断向前的能量之源。

  以自主创新为例。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4月,市政府又集中推出2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结构。加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22条”、2004年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深圳的创新机制、产业政策、产业环境循序渐进,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培训人才,我们建造了虚拟大学园、大学城等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创新源动力,我们营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银行、创业投资、产权交易、证券等为依托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构建科研平台,我们设计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官产学研资介”合作网络;扩展交易平台,我们成功举办了8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交会及首届科博会;激活源头创新,我们创建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研究创新系统……

  以体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布局,使深圳一跃成为自主竞争力的主要输出地。

  自主创新:技术裂变巨大生产力

  “自主创新让我们挺直了腰杆!”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的一声感叹,源自一组数字:从2004年、2005年、2006年到今年一季度,中兴通讯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3%、36%、44%上升到60%,中兴通讯不断在跨国巨头“家门口”攻城拔寨。

  自主创新功底如何,发明专利量最能说明问题。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兴通讯拥有近7000项专利,其中90%为发明专利,在3G、NGN(下一代网络)、数字集群、光传输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兴通讯不过是在自主创新大道上驰骋的千万辆“深圳牌汽车”之一。统计显示,今年1-6月,深圳专利申请量达13762件,增长0.53%,虽然总量增长平缓,但专利申请量再次高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其中,发明专利6823件,增长7%;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80件,增长52%,足见深圳的自主创新成果已被全球认同,深圳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速。同期,全市专利授权量7388件,增长44%,这表明深圳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在创新“引擎”的带动下,自主创新已经形成梯队效应——有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等为代表的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企业,有以腾讯、朗科、赛百诺、金蝶、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在新兴行业有影响力的初创型企业。目前,深圳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1500家,产值过亿元的超过300家。这些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结构升级和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主力军。

  自主创新这个经济增速“倍增器”,使深圳的核心竞争力越发强劲。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的龙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达645.28亿元,同比增长20.8%,远高于GDP增幅。

  创业文化:

  宽容中跃向更高平台

  “有市委市政府做坚强后盾,我们科技企业一点也不寂寞。”大族激光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高云峰感叹。他介绍,创业不到10年,大族激光已稳坐亚洲激光设备的头把交椅,激光打标机产销量世界第一,印制线路板钻孔机产销量世界第三。

  因为有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和公共平台支撑,深圳不断演绎着大族激光式的创业神话。华为、中兴、中集、比亚迪、腾讯、迈瑞、迅雷、安科、雷杜、同洲、赛格车圣、航盛、元征等在行业内外具影响力的深圳企业,为这座城市赢得了“创业之都”的美誉。

  无独有偶。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用了不到10年时间,创造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这一神话。他对深圳创业环境赞誉有加,并坦言这是深圳人才高地战略的成功:“我们每年招聘大量高校毕业生,都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确实,市委市政府在人才战略方面,可谓屡出奇招:柔性引才、海外揽才、“筑巢”引才、团队引才、入股引才等,逐渐培育和聚集了一支素质高、年轻化、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万,他们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并从中涌现了任正非、侯为贵、马化腾、高云峰、邓国顺等一大批创业型人才。

  深圳自主创新的人文生态环境,已成为中央媒体几次聚焦的焦点。从去年至今,中央媒体几下深圳,围绕深圳的创新文化深度挖掘,尤其是对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作了重点介绍。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创新,已经成为深圳人的集体共识,孩子们以成为深圳‘新一代的创新者’为荣。创新,成功不可能100%。冒险,就会有挫折、有失败。深圳既崇尚成功,也善待挫折、宽容失败。”

  眼下,有关自主创新的各种利好仍不断传来,“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签署,南方科技大学加紧筹建……面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深圳正从高高矗立的核心竞争力平台起跳,向新的更高的平台跃进。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