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地图”还原800载水乡风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10:07 南方日报

  土生土长的村民李泽宣吟诗作画立志留住“水乡的根”

  “猎德地图”还原800载水乡风情

  身边人 感动事

  以往的猎德村,家家户户的天台上几乎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而今,随着猎德旧村改造的日子越来越近,花们草们又该栖身何处?这个原本不足挂齿的问题颇让居民费思量。

  猎德竹园北4巷6号素有“天台花园”的美誉,主人李泽宣曾在天台种了90多种花木和果树,其中大部分是“纯种”猎德果树。在猎德改造进入倒计时的日子,李泽宣想方设法要留住这些“猎德的根”。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李泽宣的诗中画中,居民仍可以追忆800多年历史的水乡——猎德的无限风韵。

  推土机下救果树

  年近六旬的李叔是土生土长的猎德人。8年前,他在自家天台种植“纯种”猎德花果。昨日中午,在李叔的引领下,记者有幸参观了他的“天台花园”。

  猎德盛产杨桃、甜橙,是有名的水果产地和集散地。李叔说,8年前,眼看着土地被征用,果林田地被推倒填平,心里实在觉得可惜,便从果林里挖出小果树,栽在自家楼顶,将一些“纯种”猎德水果保存下来。

  在天台上,记者看到,李叔邻居家的天台上同样栽满了花草树木,但枝叶全部枯黄。“我已开始将东西打包,准备搬家了。”李叔说。随着改造的日子越来越近,多数村民渐渐对天台的植物不管不顾,植物们耐不住高温,一天天枯萎了。

  将果树“浓缩”带走

  “花了几年心血培养的花果,打算带走吗?”李叔笑着回答记者:“4个月前,我嫁接这些大盆的花果,这些猎德果树都被移栽到了小花盆里。”李叔一边说,一边指着小花盆里被“浓缩”了的荔枝枝丫,向记者解释。

  在另外的大花盆边上,同样看到“浓缩”后的石榴、黄皮、金银花等枝丫。其中,最特别的是一棵由两个不同品种嫁接在一起栽成的黄皮,一个主干上的两个枝丫,一枝是甜黄皮,一枝是酸黄皮,李叔笑称它为“一国两制”,“其他带不走的,只能送人了。”

  吟诗作赋忆旧容

  除了种植花果,李叔的另一个爱好就是诗词书画。虽然家里世代以务农为生,因为历史原因,李叔仅完成初中学业,但李叔从未放弃过对诗词书画的爱好。

  2000年,猎德开始被征地,旧村太快的变迁让李叔觉得猎德在变在流逝,唯恐将来回想不出猎德的旧貌,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画了3幅国画——主题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000年猎德的模样。

  其中,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的《60年代的猎德风情》是他最得意之作。弯弯的猎德涌经水闸流出珠江,猎德桥连接东西村;村中一排排的旧式瓦屋,街巷分明;周围果林掩映,河涌交错;大片农田,与远处的山峰遥相辉映,《60年代的猎德风情》还原出一幅60年代的“猎德地图”。

  对于猎德改造,李叔一直都是持中立的态度:“老房子虽好,但新楼我也喜欢,各有各的精彩!”

  深厚情意都写在纸上

  记者问:“将来旧村改造后,最希望后辈记住什么?”

  李叔翻出自己过去所作的诗词画作。原来,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意,都用文字记录在纸上。纵然当年河涌边的青砖瓦房已变成高楼,将来还会被改造得更加与城区融为一体,但从李叔的诗中画中,人们仍可以追忆猎德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水乡,她的风韵,她的青春。

  在李叔怀念自家天台所写的《花果楼台》诗中,爱乡恋乡之情表露无遗:年来嚣市绝昀昀,我自天台铺翠茵。近月花丛先饮露,迎风果树少含尘。种桃摘荔如敲韵,拣叶裁枝好健身。陶令来兮何处隐,结庐高处绿侵人。 姚艺曲 胡楠 田禾

  图:

  李叔笔下的猎德有旧式瓦屋。 郭长荣 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