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港口群遥想“中央集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06:00 东方早报

  早报特派记者 王靓 发自东京

  

东京湾港口群遥想“中央集权”

  东京湾的日落。这里有日本最大的港口工业区和城市集团。

  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入口宽仅8公里。

  东京、川崎、横滨、横须贺、千叶、君津六大港口云集。

  这就是东京湾的现实。

  简单来说,日本国土交通省港湾局计画课企画室长高桥浩二现在的工作,就是让这些互相不太服气的港口别瞎较劲,而是各司其职,该干嘛就干嘛去。

  而在更远的将来,他的脑海里有一个颇为宏伟的计划:推动所有港口一体化。

  六大港口各有分工

  东方早报:国土交通省港湾局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是负责拟订整个首都圈的港口建设政策还是进行直接管理?

  高桥浩二: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政策性的指导,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整备港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策。第二,每一个港口,比如东京港、横滨港,如何整备,是由各港口所在的地方比如东京都和神奈川县自己提出来的,地方政府交上来提案,由我们审查,比如说,你这个港口为什么要这样建,会不会太大、准备得够不够充分?还有周围的道路是不是建设好了等等。第三,提出来的这些提案,如果审查获得通过了,国家就要负责拨款。如果是大项目,就要由我们直接进行监督,小项目我们就负责提供补贴,交给地方政府自己去做。

  东方早报:首都圈有六大港口。各个港区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这个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分工?

  高桥浩二:有的。这个调控权主要是在国家。比如说东京港和横滨港主要用来运集装箱,千叶港主要用来运液体,如天然气、石油、煤气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千叶那边有很多发电厂,“东京煤气”公司从千叶港运来天然气,再分配给东京都、神奈川县等地的居民使用。

  推动所有港口一体化

  东方早报:既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是不是形成了一个组合港的概念?港口分属不同的地方行政区域,会不会形成港口之间的冲突?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影响力

  高桥浩二:是这样的。国家主要是统筹规划各港口的职能,这个港口主要负责什么,那个港口负责什么,国家的这种调控行为主要是通过审查和控制预算方面进行调节。但就像你说的,首都圈内的各个港口也像中国长江三角洲的港口一样,存在竞争。这种竞争现在主要是发生在东京港和横滨港之间。横滨港并不想输给东京港,它自己想做出一些更好的东西来争取自己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政府现在考虑的一件事是,推动所有港口的一体化,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机构,让它们不分属各地方管制,而是由这个新的政府机构直接领导,进行综合治理,让这些港口形成一体化。但这还只是在考虑之中。

  东方早报:有没有进行一些前期的调研?

  高桥浩二:现在在进行一个内部的调查。这个想法是一个叫“经济团体联合会”的民间组织提出的。这个团体现在的董事长是佳能的董事长,以前是丰田的董事长。这是一个由日本所有优秀企业组成的团体。他们在去年11月提出,现在日本的港口各司其政、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来管理,这样不利于综合发展。所以他们希望由国家出面进行管理。我们接受了这条提案,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内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调查。东方早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最后才会设立这样的一个机构?

  高桥浩二:日本目前港湾的架构、运作模式等等都是基于日本的《港湾法》进行的。如果要根本改变这种模式,最大也是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改变这个法律。但是这个法律的修订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调查,如果说现在这样的不好,那么什么形式比较好,还要经过国会的审议,审议通过了,才能实行新的法律。在这之后,才能真正谈到建立这样一个新的机构该如何管理各个港口的问题。东方早报:之所以想到这样的机构,你之前说是要推动“一体化”。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现在还不够“一体化”?

  高桥浩二:对。现在还没有进行完全的协作。一个就像你之前所说的,分属各行政区域的港口间目前有一种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还有一点就是从港口到市区的公共道路、铁路设施等,如果只让地方政府去建,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周围情况,所以造成了很多浪费、不合理和交通堵塞等公共问题。另外一个,日本民间、特别是使用这些港口的企业要求政府进行港湾管理改革的呼声也特别强烈,因为它们最能感受到目前管理模式下带来的不便。所以这样看来,上有政府已经意识到港口一体化的必要性,下有企业对港口一体化的强烈需求。港口的综合统一管理,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

  与上海港任务不同

  东方早报:东京港在整个东京经济圈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高桥浩二:整个东京都市圈范围内的集装箱,超过八成是由东京港、横滨港发出的。

  在集装箱对外贸易运输的比例上,8.8%的东京都货物和8.7%的神奈川县货物是从东京港输出;31.4%的东京都进口贸易集装箱和15.1%的埼玉县进口贸易集装箱从东京港进口。从这个角度看,从东京港进来的东西比出去的东西多。基本上来说,东京是一个消费地。

  我的同事2005年去参加了上海洋山港的动工仪式,洋山港距离上海市区有85公里。就日本的情况来看,与其港口建得较远还不如就近,这样可以减少物流费用,节省物流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这些方面考虑,还是在最近的地方建港比较好。所以现在我们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把旧港口更新,让港口离生产地更近。

  以大井码头为例,一边是东京站,一边是商业楼,下面是羽田机场,后面是住宅区,码头附近是进口的东西,后面是仓库,运到仓库后再分配到各地。

  上海有个外高桥港口,我觉得那边离市区也比较远。从港口到市区,中间什么都没有,港口附近是一些能做出很好产品的工厂。我觉得区别就是,东京是进口一些用来消费的产品,中国的港口特点是主要用来输出,所以离消费地远的话,或许也没什么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安保环保都不能少

  东方早报:作为一个国际大港,在目前的这种国际形势下,是否也有安保问题的担忧?

  高桥浩二:我觉得日本的港口在反恐方面是最为先进的。日本是根据SOLAS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修正案,于2004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缔约国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以加强海运安全,预防和控制针对海运活动的恐怖事件的发生为主要目的———记者注)构筑港口安保对策的。2004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曾经对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港口进行调查,结果日本的港口获得了“bestpractice”的评估结果。

  毒品走私、海上犯罪、恐怖袭击都是我们要防范的对象。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现在港口通行是利用ID卡进行身份识别,以后就要用指纹或者虹膜等生物数据进行识别,这个提案明年就会得到国家的预算开始实施。以后,所有进港的人都要经过这道关。

  东方早报:不过你们所在的这栋楼的安保做得不大好,我随便就可以晃进来。

  高桥浩二:是的是的,这个楼非常非常乱套。(笑)

  东方早报:你们是不是还在2002年提出要打造港口的“绿色物流”?

  高桥浩二:船只会排出很多二氧化氮和硫化物。我们正准备要做的一件事是,当船停在岸边的时候,引擎关闭,由陆上设备供电,以减少排污。美国洛杉矶的长滩港(LongBeach)已经这样做了,日本从明年开始也要这样做。现在陆上的设备已经基本安装完成了。

  我们还在港湾里开辟很多观景区,人们可以去那里休闲、旅游。面向城区的一面就开发了很多这样的绿地。另外,我们在港区内按照上下游关系建立了一系列循环再利用工厂。比如在酒田港,那里就集中了造纸厂、小汽车轮胎厂等等,我们想做的是,由上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废料,可以被下一个工厂回收再利用,以此类推,以把废弃物量降到最低。我们准备在东京港的城南岛也建立这样的集中地。

  高附加值才是竞争力

  东方早报:总体上你认为你们的港湾建设是不是成功的?面对周围的上海、仁川、釜山等港口的竞争,你们对自己的港湾建设成果满意吗?会不会有压力?

  高桥浩二:可以这样来说,相对于集装箱的数量,我们更重视集装箱里所装的单个物品的价值。我这里有一些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日韩三国平均每个输往美国的集装箱价值分别是3.72、8.70、5.69(单位:万美元)。我们认为,与其从数量上取胜,还不如生产出高附加价值的商品,然后再把这些有高附加价值的商品输出。这是我们基本的理念。

  东方早报:怎样打造一个优秀港口?

  高桥浩二:要想成为世界强港首先要有地理优势———靠近航运干线;要有经济发达的腹地作支撑,同时还要在区域内的港口分布格局具有竞争性。具体到我们现在对东京港口群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旧港口更新、再建;另一个就是新建一些新的港口。

  举个例子,东京港的大井码头是一个集装箱运输地,我们正在对这里进行的再整备事业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把货物架从8个变成7个。再比如,以前运到东京消费的货物,船只却要从横滨港进出,因为横滨港相对很大,是深水港,但是这样会比较远。所以现在整备就是让东京港深水化,可以让更大的船进港,这样货物就可以直接进入东京港,节省物流时间和费用。

  海洋之国

  日本既缺资源,又多地震,有利条件是海岸线长,多优良海湾,全国海岸线长约3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有90米海岸线。日本人面对国家资源的贫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优良海湾和漫长的海岸线,兴建了一系列海港和海岸工业带;又针对其陆地面积小的特点,围绕港口大量填海造地,在沿海地带填就了连绵数百公里长的海岸工业用地。

  这种以港口建设为中心的临海工业地带,拥有各种深水码头和专业码头,使大型油船、矿石船等原料船长驱直入,为原燃料的大量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增强了竞争能力。不可否认,高度发达的港口海运业,是日本发展成一个“经济巨人”的必要条件。

  在日本漫长的海岸线中,以经济最发达的“三湾一海”(即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利用海岸线最为充分。这片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基本上都已建成了人工海岸。

  其中,东京湾港口群地理位置最为优越,是个掩护极好的袋状海湾,袋口宽仅8公里,向内陆延伸80公里,造成水深浪小的港湾环境。日本已把这个袋状海湾建成了港口群。沿着东京湾海岸带两翼伸延100余公里,港口密布,工厂林立,构成日本最大的港口工业区和城市集团。在这个大港口群中包括东京、川崎、横滨、横须贺、千叶、君津六大港口。其中,千叶、横滨、川崎都是世界上排在前列的港口。现在全世界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的特大港口有10个,而日本占了5个(千叶、神户、横滨、名古屋、川崎),东京湾内就有3个。整个东京湾港口群吞吐能力已达5亿吨以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