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莫文隋”引出13万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07:20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一个“莫文隋”引出13万爱心

  “莫文隋”、“江海志愿者”、“无红包医院”、“爱心邮路”……一个个生动典型汇聚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近日,本报记者专程赶到南通采访,深切感受到精神文明新风阵阵扑面而来。图为“江海志愿者”服务站站长、75岁高龄的徐尔铸经常为新成员进行“珍惜荣誉、传承爱心”的教育。 程光 摄

一个“莫文隋”引出13万爱心
患者向三院医生竖起大拇指。缪礼延 摄
一个“莫文隋”引出13万爱心
沈世新为小义勇辅导作业。缪礼延 摄

  以“凡人善举”的先进典型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带动广大市民文明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崇高的精神支柱,这被誉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

  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中的典型事迹都有着共同的轨迹:“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由一个好人发展为一群好人,一件好事发展为众人善举。这些代表时代前进方向、来自百姓身边的动人故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引起广大市民纷纷效仿,形成社会群体的“滚雪球”效应。

  近日,本报记者专程赶到南通采访,徜徉在这块依江临海的神奇土地上,深切感受到精神文明新风阵阵扑面而来……

  1995年3月,南通工学院两位贫困生收到署名“莫文隋”(“莫问谁”的谐音)的邮汇助学款,直到他们完成学业。从此,“莫文隋”成为南通众多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共同的名字。1998年,“莫文隋”现象发展成为“江海志愿者”行动,从成立之初的34人已发展到今天的13万人,每位志愿者背后都有一个温馨动人的故事。这支“爱心团队”还获得“中国志愿者服务金奖”等殊荣。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是86岁的周魁老人,数年如一日多次把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捐献给灾区和希望小学,年纪最小的是一群七八岁的小学生,身体力行的爱心教育足以影响他们一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江海志愿者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13万“江海志愿者”每天在行动

  9年来,在南通“植物人”何国森的床头,不断会出现一位与其非亲非故的男子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江海志愿者”严宣平。

  8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家住南通市节制闸村的何国森家,见到了正在为“植物人”刮痧的严宣平。31岁的病人何国森静静地躺在床上,自从9年前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他便一直躺在床上。凭借着下岗后学会的刮痧技术,严宣平9年如一日免费上门为这位“植物人”刮痧治疗,还经常到一些孤寡老人家中服务……老严不善言辞,他喃喃地说:“我只是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对这个家庭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何国森的父亲何锡林流着热泪告诉记者:“我和他妈妈不止一次要放弃,然而,是社会的关爱,是严老师博大无私的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还能坚持下去……通过严老师多年的治疗,我儿子现在的情况已有很大的好转,头能转了,知道疼了,手能回了,和他说话有反应了……”

  “江海志愿者”田建凤,这位身患绝症的坚强女性,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放弃治疗,把手术医药费捐赠给甘肃的两名失学儿童,同时捐献出自己的角膜、肾脏和遗体。田建凤的丈夫吴勇告诉记者,在妻子去世后,他与女儿吴田宇又报名加入“江海志愿者”,继续承担了这两名贫困儿童的学费。几年来,这两个孩子经常打电话给他,已经处得和一家人一样了,田宇还到甘肃去看望过他俩。

  在南通江海志愿者总站,记者见到了正在值班的“江海志愿者”队伍创始人、站长徐尔铸,他在2002年获得了中国志愿服务最高奖项“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如今,已70多岁的老徐对志愿者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在老徐看来,感觉这几年“江海志愿者”服务站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电话来求助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接40多个求助电话,可今年7个月来才登记了几十个。谈及原因,老徐分析说,一方面,政府和各级部门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更到位了,另一方面,很多志愿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定帮扶对象,甚至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把自己家里的电话用做了志愿者热线。

  医生收受红包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顽疾,也是医患关系最敏感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南通三院挂出“无红包医院”的牌子后,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甚至质疑。1996年4月,南通市纠风办、市卫生局在经过近半年的明察暗访后,正式将该院确认为“无红包医院”并为其授牌,成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目前,“无红包医院”已在南通地区遍地开花,已有173家医院自挂“无红包医院”匾牌,逐渐成为南通精神文明现象的一个重要品牌,成为南通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南通三院调研时指出,“无红包医院”既体现了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又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医风,树立了社会主义医疗服务行业的好风气好形象,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和谐医患关系”, 李源潮书记深情地说。

  173家医院挂牌“无红包医院”

  

  “2007年7月份:李玉前(骨科主任医师)退17病区37床患者周洪琪红包2000元,退17病区33床患者王志明红包1000元……邵建国(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退15病区34床患者殷玉华800元……”

  8月7日上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里,该室工作人员孙伟向记者出示了多本“三院医生退红包”的登记本,其中,仅今年7月份该院退红包的医生就有64人次,退红包金额共计35900元。孙伟告诉记者,该院不允许医护人员收患者及其家属的红包,已坚持了整整12年,医护人员当面实在拒绝不掉的红包,必须24小时内退还或打入患者住院的缴费卡内,否则作为“违纪”处理,不仅要扣除当年的全部奖金,还要替患者缴纳全部治疗费用等。

  记者随机对该院部分住院患者进行了暗访,没有听到有医护人员“违纪”的反映。来自通州市石港的患者石文珍刚做完脾切除手术,石女士夫妇说,她从大老远赶到南通三院做手术,就是看好“无红包医院”的牌子和医护人员优质服务的名声,手术前她们没有考虑给医生送红包,还担心如果送红包会影响医生声誉。

  提到当初为何创建“无红包医院”,南通三院院长王陆军回忆说,1994年秋的一天,三院领导带领一批专家到如皋农村义诊。当地一位曾在南通三院治好病的张老汉听说此事,特意找到正在义诊的三院专家,执意塞给一位专家一个“红包”,转身跑掉了。专家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红包”,人们惊呆了:50元“红包”居然是厚厚的一叠毛票,最大的面值10元,5元、1元甚至5毛的小票。当大家登门退还“红包”时,更是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那是一户祖孙三代6口之家,3间茅草房,家里连一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红包”啊!回来后,三院领导便下决心整治“红包”问题。1995年初,该院就在医院门口挂出了“无红包医院”的铜牌。风风雨雨12年过去了,如今,这块铜牌虽锈迹斑斑,但仍执着地悬挂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一种精神和价值!

  如皋“爱心邮路”上的137名乡间邮递员,从1998年起9年如一日,在完成繁重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帮扶200多位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的社会责任,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用自己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行动,播撒了爱心的种子,谱写出新时代的和谐音符。137条漫漫邮路,就像一条条纽带,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条条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的“连心路”、“新风路”!

  在“爱心邮路”的感召下,如皋市委市政府广泛开展构建“爱心城市”活动。在募集近1000万元成立市“爱心基金”的基础上,如皋社会各界不断开展“爱心日、爱心周、爱心月”活动,同时建立了所有镇、村的“爱心超市”网络,为贫困家庭奉献爱心。如皋市委市政府还实施“百村万户”帮扶工程,即市级机关与全市 100个经济薄弱村进行挂钩帮扶,有帮带能力的1万名党员与1万个贫困户结对帮扶。

  从“爱心邮路”到“爱心城市”

  

  8月8日中午,记者在如皋市白蒲镇上见到“爱心邮路”乡邮员姚泽民时,他正背着81岁的孤寡老人姜和芬在医院看病。看到年近五旬的老姚忙前忙后,并一直称姜和芬老人为“妈妈”,医护人员无不感动。姜老太逢人便夸姚泽民是“大好人”,是“党派来的亲人”。姚泽民告诉记者,姜老太是他在“爱心邮路”上帮扶的第二位“妈妈”了。

  姚泽民心灵手巧,在部队里学的是通信修理。他当乡邮员后,绿色背包里总装着一套修理工具,经常义务为邮路上的村民家修理自行车、煤气灶、水龙头和小电器等,乡亲们都叫他“活雷锋”。去年2月底的一天,如皋白蒲镇90岁孤寡老人张兰英感觉自己不行了,就指着自家墙壁年画上的一个手机号码,向邻居示意速喊她的“儿子”姚泽民过来。邻居们明白,乡邮员姚泽民三年来默默照顾着张奶奶,亲切地叫她“妈妈”,老人和姚泽民已建立了深厚的母子情。临终前,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再见“儿子”一眼。姚泽民流着悲伤的泪水,以“儿子”的身份为老人料理了后事并戴孝守灵。村民们无不动容,都说:“就是亲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张奶奶真好福气。”

  记者随后和乡邮员沈世新一起来到如皋磨头镇老户村,探望了大病初愈的11岁小学生周义勇。一见到“救命恩人”沈世新,小义勇和他的父母连连鞠躬致谢,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原来,今年5月,在磨头镇钱石小学上学的周义勇,在校运动会后突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花七八万元做手术才能延续生命。“爱心邮路”乡邮员沈世新在送信时偶然得知,这户人家由于十分贫困没钱给孩子做手术,正准备卖掉自家的破房子。

  如皋邮政局带头从局里“爱心基金”中拿出3000元送给小义勇的父母。如皋许多单位和个人慷慨解囊,共为小义勇捐款7万多元,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了手术。不久前,得知小义勇已康复出院后,高中毕业的沈世新又立即来到他家看望,并主动提出有空就来为孩子辅导作业。

  本报记者 缪礼延 张 磊

  评论:

  构筑崇善尚德的“精神生态”

  

  走进南通,走进这座倚江傍海的城市,你不时触摸到一种温暖的精神潜质,你总能领略到一种别样的精神气度,因为你切身感受到了一种赋予城市光荣与梦想的“精气神”。它们如春风,如暖阳,如清泉,如繁星,孕育并积淀成激浊扬清、崇善尚德的“精神生态”。

  这就是在创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探索中所产生的“南通现象”——经历20多年,涌现400多个典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持续不断,走出了一条“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成功之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面对“莫文隋”、“江海志愿者”、“爱心邮路”、“无红包医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群体,我们无不为之动容。然而,首先拨动我们心弦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也不是什么曲折迷离的经历,而是举手投足的那一丝一缕的道德情怀,普通而不平凡,细微却极为震撼。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一个鲜明的特色正在于:凡人善举,至真至美。只要是善行,不论事大事小,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得到肯定与颂扬。不因善小而不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其实,在道德建设中,人们最熟悉的,往往也是最陌生的;最应该做到的,往往又是最难以做好的。为善行为的日常化,不仅凸现价值实现的日常性,而且彰显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群众性。惟此,核心价值理念才能细雨润物般地成为不同群体的普遍价值追求。

  君子之德风,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核心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时俱进,呼唤道德阳光,倡导风清气正,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唱响的主旋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有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行者”和“新范本”。“南通现象”所蕴含的价值内容的多样性与价值追求形式的时代性,激发广大群众由感动、钦佩到群起效仿,“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进而形成先进典型由单个向群体发展的“滚雪球效应”。不断扩大的先进典型群体效应,使单个的凡人善举凝聚升华为时时处处感召着广大市民的光辉榜样,成为体现着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震撼人心的重大典型,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生活风尚与价值取舍,一种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

  因为先进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因为事迹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所以,典型真正立得住、叫得响、学得来、推得开——这正是“南通现象”日久弥新、日久弥坚、日久弥深的根本原因。

  上善若水,厚德方能载物。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文明创建,人人有责。共享共建,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又正是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所揭示的深刻要义。正像青山、绿水、空气一样,精神文明也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精神生态”是形象更是实力,是实践更是追求。

  “南通现象”生动地告诉我们,构筑一个良性的“精神生态”,必须要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各个方面、多个层面形成合力。精神文明创建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功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在道德楷模、先进典型的引领下,普遍形成和谐和睦、扬善抑恶、知荣明耻的价值取向,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的、可持续的道德支撑。新华日报评论员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