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国理想的三大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02:26 新京报

  尽管印度独立60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错综复杂的宗教种族矛盾,以及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显现了印度大国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半个多世纪以来,成为世界大国一直是数代印度人的理想。8月15日,印度迎来了独立60周年大庆。这一理想似乎再次被点燃。

  从独立到上世纪80年代末,印度经济一直是世界增长最缓慢国家之一。但从90年代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97至2002年GDP年平均增幅为5.5%。2006年更达9.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印度国民对于实现世界大国目标正变得越来越乐观。印度媒体甚至认为,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

  的确,经过60多年尤其是近十多年发展,印度已具备实现大国梦想的若干条件: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建立了稳定的民主政体。独立以来,不管宗教、族群与社会矛盾如何尖锐,政治权力始终顺利交替。这种政治稳定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保障。此外,印度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智力基础。不仅国民中英语高度普及,软件产业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此外,成熟的舆论监督体制、活跃的资本市场以及强大而成熟的私营部门等也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和可持续动力。

  但是,印度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印度经济增长受益者多为城市中产阶层,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并未从中受益,3.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在号称拥有世界五分之三软件工程师的同时,印度也拥有世界四分之一贫困人口。一面是开着汽车、住着舒适房子的富人,另一面则是在街头席地而睡的穷人和随处可见的贫民窟,这已成为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次,自独立至今,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种族矛盾一直困扰印度,成为发展的软肋。目前印度境内有数十个反政府武装和恐怖组织。最近十几年,印度死于各种恐怖事件的人数已超过了三次印巴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频繁的恐怖活动对社会稳定危害极大。此外,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虽有很大改善,但仍然以各种方式顽固存在,广大低种姓民众没有土地、工作条件恶劣、甚至被虐待,这显然不是现代化社会应有的场景。

  其三,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成为发展重要障碍。印度每年缺电约占总需求的11%左右,拉闸限电成为大城市家常便饭,而更有50%以上农村家庭用煤油照明。印度虽然拥有全球驰名的软件产业,但印度整体通信基础设施落后,1000名印度人中只有16人使用因特网,而亚洲的平均数字是57人。印度全国也仅有3000万部移动电话,远不及中国3亿手机的持有量。基础设施发展不足显现了印度大国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印度系主任甘古利所曾说:印度经济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供电不足、机场与港口太少、道路建设不充分,“除非印度解决这三大问题,否则我看不到它将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

  □王庆东(学者)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