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片擦得更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06:1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精彩的编钟演奏把游客深深吸引。

  记者 张孺海 胡弋 通讯员 王先高 宋云

  今年6月8日,炎帝神农文化节在曾都区厉山镇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齐聚厉山,祭拜炎帝始祖,弘扬神农文化。

  远古文化为随州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同时也留下了供后人瞻仰纪念的历史实物,如何让这些硬的实体文物放出异样的光华,把文化“名片”擦得更亮?随州市采取办节会与建设施并举的办法,弘扬历史、光大文化,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

  上世纪80年代,随州就着手炎帝神农文化旅游的开发,并在理论研讨、宣传推介、举办庆典、故里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力气,现已建成了神农纪念馆、神农庙、神农泉、功德殿等20余处景点,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建设已初具雏形,每年接待朝圣团和游客近百万人次。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开拓与创业的化身,是中国心、民族根、中华魂的象征,全球华人无不以炎黄子孙为荣。因此,高举炎黄旗帜、深化爱国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髓。鉴于此,全国一些与炎帝有关的地方,以历史为依据,以文化为传承,大做炎黄文章。

  在这种背景下,随州也聘请专业机构精心编制炎帝文化开发利用中长期规划,分别制定了炎帝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炎帝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炎帝文化交流合作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开发重点放在出生地、创业地方面,突出拜祖谒祖主题,烘托神圣、神秘、神往气氛,彰显拜祖朝圣文化、农耕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内涵,以使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汇入我省“一江(长江)两山(武当山、神农架)”黄金旅游圈,通过三年至五年努力,把炎帝神农故里打造成“新型文化旅游胜地、中华民族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同时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构建炎帝文化理论学术体系,申报“炎帝神农文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每年举办炎帝神农文化节外,还筹划建设系列文化工程,反映神农的歌舞、影视、动漫及实景演出等衍生产品已经进入运作过程,反映编钟文化的电视连续剧开始拍摄,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编钟博物馆即将竣工。这些虚实结合的文化工程的实施,必将为随州带来大量的人气与财源。

  二

  随州地接江淮,气候南北兼容,特产南北兼有,山场面积大,资源丰富,形成极为美丽的自然风光。于是利用自然资源办文化节会,融自然美与文化美于一体,又成为打造文化随州的一大措施。

  阳春三月,曾都区尚市镇群金、太山等10个村的3.5万亩桃花竞相绽放。为了让游客体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妙景致,今年3月15日,首届桃花节在该镇举行。10天节庆中,有采莲船、春祭盘王、神秘祭舞、风情舞、桃花歌曲大串烧等文艺表演。同时还举办桃花岛主擂台赛、百对新人喜结连理、品随州风味美食等农家习俗风情活动。节会使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对接,特色农业与旅游观光农业对接,开展农家乐与增加农民收入对接。

  曾都是世界三大蕙兰产地之一,兰草品种多达120余种,数量在1.8亿株以上,蕙兰资源存量占全国总量的80%。该区万和镇现有兰花资源1000余万株,常年有2000余人从事兰草的培植、经营活动,年交易额在3500万元以上。为了让兰花绽放人文色彩,今年4月18日,在万和镇举行了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海内外兰商3000余人参加了节庆活动。为期两天的兰花节,展出各类兰花名品4000多盆,期间开展的经贸活动签订意向性合作项目6个,总投资5.36亿元。

  三

  “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抓文化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面上抓发展。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能促进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市委书记马清明说。

  依托卓越的文物遗迹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古城随州正在向具备独特人文主题与雅致艺术品格的“古帝之都”、“古乐之都”迈进。

  按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城市组团划分及功能重新整理规划,主城区结构将古乐编钟及其文化内蕴作为随州城市文化的立足基点,用“钟城”、“磬城”的象形隐喻,再塑城市认知图形;连缀“水脉”、“绿脉”、“文脉”三条城市主脉,搭建城市生态框架;强化城市功能、旅游服务功能的辐射,构建各富鲜明意向的多元特色街区。

  一个美丽的文化随州正向我们走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