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二战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10:12 南方日报

  讲述纳粹司令官之子和集中营里一名犹太儿童之间奇特而感人的友谊

  孩子眼中的二战史

  文/徐方敏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是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的第四部小说,也是他的第一本儿童小说。

  本书以二战种族灭绝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德国司令官的儿子和集中营里一名犹太儿童这两个九岁小男孩之间奇特而感人的友谊。小说自2006年出版至今已获爱尔兰年度小说奖、爱尔兰年度儿童文学奖、英国优秀图书奖、英国谢非尔德儿童文学奖等多项提名和大奖,并跻身纽约时代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改编自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已于今年6月在布达佩斯开始拍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近期推出该书的中译本。

  小说以一个九岁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一段不同寻常的际遇。主人公布鲁诺从小生活在柏林,他和爸爸、妈妈、姐姐和两个仆人一起住在一栋宽敞漂亮的五层楼房里。1943年的一天,家里接待了一名特殊的贵客,这次会面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换上了一身漂亮的新军装,开始被大家称作“将军”。而随之而来的坏消息是,布鲁诺要告别祖父母和三个好朋友,随父亲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去。这个地方灰秃秃的破破烂烂,根本就没有柏林那么热闹和有趣。布鲁诺把这个地方叫做“一起出去”(“Out-With ”,“Auschwitz ”集中营的误读)。在这里,布鲁诺唯一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从卧室窗口望见的一群穿条纹衣服的人。他们被围在高高的铁丝网内,布鲁诺对他们很是好奇。

  新家的无聊让布鲁诺溜出房子沿着铁丝网开始他喜爱的探险事业。这里,他遇见了一个和自己同一天生日的新朋友。他叫做希姆尔,住在铁丝网的那一边。两个孩子隔着铁丝网互相交流生活的经历,故事在曲曲折折中波澜不惊地推进并逐渐进入高潮部分。希姆尔的父亲在集中营里失踪了,而布鲁诺则以探险家的身份坚持要求帮助希姆尔寻找他的父亲。于是,布鲁诺穿上了一套闲置的条纹衣服,从一块松动的铁丝网下爬进集中营,最终和希姆尔站在了一起,并永远消失了。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其内涵却足以让人反复咀嚼。

  作为一本二战题材的儿童读物,小说以一个9岁孩子的口吻来叙述情节,语言浅显易懂,透着一股稚嫩。作者通过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来描写一个个事件、片段和细节--母亲的忧虑,祖母的愤怒,科特勒的跋扈,希姆尔的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和满脸淤青,以及两个孩子幼稚的争执(士兵中有没有好人、来时乘坐的火车有没有门等等)。对于这些看在眼里的客观事件,孩子们不明就里甚至根本就不会想到其中的种种不合理之处。这正是作者的高明所在,他透过一个九岁孩子的眼睛,以一种一无所知的天真口吻来揭示这一幕幕真实却骇人听闻的历史事实,甚至在小说结尾,两个孩子手拉手走进毒气室的时候,小主角们还以为是卫兵们好心为他们遮雨。美丽心灵和残酷现实的冰冷对比让每一位深谙事理的成年读者都如芒在背。

  这本书可以说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的儿童小说。小孩子们在流畅的文字和新奇的情节之外并不能读出什么深意,细节背后的隐喻和故事背后的沉重,需要长辈们一一向孩子解读。一部儿童文学本不应有这许多的沉痛和悲哀,因此,我更愿意将《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看作是一本儿童历史启蒙读物。它用感性的叙述和看似轻松的话语向孩子们讲述了人和人之间互不相容互相残杀的一场浩劫,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在这一课堂中扮演讲解员的应该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也许需要时时面对孩子们天真的质询--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的确,这些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却曾经误入歧途并执迷良久?我们为孩子讲解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反省自身、反省人类历史的一个过程。

  作者刻意将两个小主人公设计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对生死之交,以此体现故事的深意。而小说最后,在布鲁诺失踪一年后,他的司令官父亲再次来到当初找到儿子衣物的地方。他发现了铁丝网下的缝隙,仿佛突然间明白了儿子的去向和已经遭遇的厄运。当他跌坐在地上的一刹那,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满心悲恸和懊悔的父亲。这一刻,他和那些在他看管之下失去亲人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幕本可以大快人心,却其实让人无限悲凉,让人忍不住慨叹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