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爆缉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04 中国青年报

  

  本报太原8月19日电(记者何春中)全国重点地区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今天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全国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开展近4个月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发生的爆炸案件、持枪犯罪案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

  今年4月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迅速行动。据公安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查处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等涉爆涉枪案件6466起,查没收缴非法炸药1447吨,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

  此外,各地公安机关还捣毁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窝点248处,打掉非法制贩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团伙119个、持枪犯罪团伙126个。此外,还发现安全隐患2.5万起,及时消除了一大批隐患漏洞。

  山西是全国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矿产资源大省,煤炭年产量占全国的1/4。全省民爆物品的生产量、使用量大,使用单位多、分布范围广。目前,全省共有涉爆单位6052家。

  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杜玉林表示,近年来受利益驱动,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比较突出,多次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爆炸事故和案件。

  山西在为期4个月的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中共查没收缴非法炸药627吨,破获涉爆案件947起,全省爆炸案件、事故特别是重特大恶性爆炸案件、事故明显减少。在全国治爆缉枪专项行动排名中,山西非法爆炸物品收缴量、涉爆案件查处数排名第一。

  在专项行动中,山西省各级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了打击涉爆犯罪的长效机制。如科技先导机制,利用搜爆犬、警用直升机、民爆探测仪,一片一片检查清缴;举报核查机制,对群众举报线索,实施专人督办,一件一件认真核查;信息预警机制,在涉爆单位、矿区广泛布建民爆耳目,一家一家严密控制;源头治理机制,组建矿山缉查队,对非法采矿点等非法爆炸物品重灾区一点一点彻底清除。

  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使用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综治机制,出现了管理上的缺位、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以邻为壑的现象,致使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山西省吸取教训,改变了以往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形成宣传、法院、检察院、公安、工商、安监、国土、煤炭等部门共同参与,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在民爆物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的监管作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4个多月来,山西省还摧毁非法生产窝点87处,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25人。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苗匠煤矿特大瓦斯爆炸案及时进行了公开审理,对非法买卖爆炸物品的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判处无期徒刑、15年和13年有期徒刑,有力地震慑了涉爆违法犯罪分子。

  忻州市痛定思痛,采取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集中开展治爆攻坚,效果显著,实现了前7个月爆炸案件零发案、涉爆事故零发生的重大突破。忻州市公安局倡议中小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远离爆炸物品主题宣传和中小学生致家长一封信活动。公安部门并与司法局联合举办了“珍视生命,维护和谐”中小学生拒爆防爆书画展,在全市巡回展出,以孩子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全民拒爆防爆的意识明显增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