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日民间舆论有所好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04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王冲

  8月17日,由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三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一年来两国政府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作出的努力取得了效果,对彼此国家形象持正面态度的两国民众比例与去年相比明显上升。

  此次舆论调查于今年5月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5个城市在内的近2000名中国市民,以及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5所重点高校的1000多名中国学生参与了中方调查。日本方面共有1000名市民和300名知识阶层人士参与了日方问卷调查。

  两国民间舆论相对好转

  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破冰”与“融冰”,2007年两国民间舆论有所好转。

  在参与调查的中国大学生和市民中,对日本印象“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与2006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7.5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同时,与去年相比,日本市民和知识阶层人士表示对中国印象在最近一年“大有好转”或“稍有好转”的比例,分别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和18.2个百分点。

  在对中日关系现状的判断上,中国学生和市民认为目前中日关系“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分别比2006年上升5.3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在日本知识阶层,认为中日关系现状“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比2006年上升11.7个百分点。

  在回答“提到日本,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时,中方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经济符号首次代替了历史符号。2005年和2006年,排在首位的都是“南京大屠杀”,但2007年,对中国学生的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樱花;另外,有51.8%的市民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电器。而在普通日本人头脑中最能代表中国的则是中餐,占61.6%;其次是万里长城,占45.6%。

  对中日关系未来乐观

  调查显示,两国民众均非常重视中日关系,两国分别有六成以上的民众认为对方对本国今后发展重要。两国分别有半数以上的民众认为中日在能源、经济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

  关于未来的两国关系,中方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前景乐观的呈上升趋势,有65.9%的受访学生和73.1%的受访市民对中日关系前景表示“乐观”或“比较乐观”。日本方面的数据显示,认为两国会好转的日本市民占40.9%,大幅超过持“两国关系会恶化”观点的人数,对未来的日中关系的乐观看法占据强势。

  此外,对于“今后日中关系的发展方向”,65.2%的中国市民和51.0%的日本市民认为两国可以为发展亚洲地区的经济进行相互协作。

  增强两国民间交流是共同需要

  中日双方的调查数据均显示,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直接和深入的了解相对缺乏。

  对于两国民间交流的意义和需求程度,两国受访者均表示出积极的态度。有76.5%的中国学生和78.3%的市民表示中日民间交流“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

  有63.3%的日本市民和98%的日本知识阶层表示,教育、艺术、旅游等两国民间层次的交流对于改善两国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

  因此,扩大信息交流渠道,推动民间交流,推进两国更多民众的直接接触,对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显示,媒体是两国民众了解对方的最主要渠道。这一结果与前两年的结果相同。有90.2%的中国学生和87.8%的中国市民通过中国的新闻媒体了解日本和中日关系。其中,互联网是中国学生了解日本的最主要渠道,占64%;电视是中国市民了解日本的最主要渠道,占84.9%。

  日本舆论调查数据显示,91.3%的日本市民和84.7%的知识阶层是通过媒体了解中国和中日关系。电视和报刊分别是日本市民和知识阶层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

  自2005年以来,该中日联合舆论调查已经连续实施3年,是目前两国间唯一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

  同时,此次舆论调查结果的公布也揭开了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序幕。论坛主办方表示,作为中日两国新型的“公共外交”渠道,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2007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本报北京8月19日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