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区生猪饲养量不降反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32 沈阳网-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孙政、记者赵国清)8月19日,东陵区李相畜牧公司生产的“肥中瘦”牌猪肉,又被沈阳一家大型超市看中,双方签订了长期订货合同。李相畜牧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沈阳市第一个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他们生产的品牌猪肉味美、鲜嫩、口感好,瘦肉率可达67%。今年公司开始扩大规模,预计三年内生猪饲养量可达三万头。目前,这样的畜牧“精品基地”在东陵区已建起20多个。

  “目前,东陵区生猪生产不降反升,呈现出形势稳、效益高、潜力大等特点。上半年,全区生猪饲养量达13.2万头,同比增长5.1%;生猪出栏7.2万头,同比增长13%;全区养猪户同比增收6400万元。该区现有可繁母猪8400头,后备母猪2400头。预计下半年可产仔猪7.2万头,按每头450元销售价计算,可增收3300万元,全年仅生猪养殖一项就可增收1.1亿元。”东陵区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猪生产后劲十足,得益于“四大措施”的保障。

  规模特色养殖增后劲。近两年,东陵区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良种、防疫、饲料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先后补贴300多万元,全力打造了山野猪养殖场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规模养殖小区。特别是重点扶持了拥有独特养殖品种和先进饲养技术的李相野猪生态示范养殖基地,区政府主动帮助企业规划设计,协调银行贷款,扶持其做大做强。该基地现生猪存栏量达2400头,年生猪饲养量可达一万头,出栏可达6000头。目前,东陵区有市级养猪小区11家、区级养猪小区18家,规模饲养率超过80%,全市9个生猪储备基地东陵区占了两个。

  防疫检疫成网络。东陵区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做到了区有动物防疫监督所、区域有区域性动监所、村有防疫员、规模养殖大户配有专职兽医。对重大动物疫病,免费为养殖户提供疫苗,有专职防疫人员监督指导进行免疫。该区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协调环保部门,为养殖户增加环保设施,加大饲养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指导力度,全面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生猪抗病力和免疫力。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增收。今年,东陵区投入10万元,在生猪生产密集地区扶持养殖户建成了两个配种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生猪品种,提高了抗病高产优良品种养殖率。同时,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走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向广大养殖户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实现了增产增收。

  协会服务降风险。为了降低养猪风险,破解卖难、买难问题,由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协调组织成立了养猪协会,由养殖经验丰富的大户担任会长、副会长,对养殖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方面,发挥协会的技术优势,由协会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另一方面,发挥协会信息来源广、销售环节少和销售渠道宽等优势,在饲料、兽药等方面进行批量采购获得规模效益,降低了生猪饲养成本。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