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机遇扬起辽中出海风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32 沈阳网-沈阳日报

  通讯员李洪利胡晓明本报记者傅淞岩

  编者按中共沈阳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两个不低于”任务,加快推进实现“三大目标”进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目前,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正积极贯彻全会精神,全力抓住难得的黄金发展机遇期,以咬定目标不动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你追我赶,奋力拚搏。

  为此,本报从即日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以集中展现全市上下“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的发展态势。

  随着沈西出海通道工程的全面启动,辽中县成为兼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沿海开放双重优势的“机遇叠加之地”。

  近日,沈阳近海物流港等项目的建设,也使辽中县将成为海内外物流的集散地,成为沈西工业走廊,乃至东北三省物流走向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今年下半年,辽中县的政策洼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必将集中凸显,辽中县的风帆扬起,黄金机遇发展期已经到来。

  钻石节点,“疏通”东北百川

  8月17日,在辽中近海经济区内,营口港投资6亿元的东北亚物流中心正在火热的建设之中。营口港的相关负责人说:“营口港建成的沈阳内陆港,将成为东北地区企业的物流中转枢纽。”

  营口港“落子”辽中近海经济区,引起“五点一线”诸港口的重视。大连信风集团迅速带领担保、咨询公司前往近海经济区,迅速做出投资决定,欲在园区内投资3亿元建大连信风集团的物流中心。该集团董事长崔立君说:“大连的海运企业,将与营口港一起共同开发近海经济区。”

  面对此情此景,辽中近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葛海军充满自信地说:“不久的将来,近海经济区将会吸引‘五点一线’其他港口城市参与。”

  背向大海的沈阳从此将实现历史性的转身。有了这个区域优势,辽中县下半年将加快完善韩日、欧美、东南亚三个国外区域招商中心,以及广东、福建、江浙、沈阳经济区国内四个区域招商中心建设。辽中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企业,在“重量级”大项目和集群项目引进上实现突破,年内再争取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产值50-100亿的大项目或产业集群两个以上。

  倍增计划,拉开四大格局

  今年7月27日,世界五百强企业韩国浦项建设集团派人专程到辽中近海经济区内考察,该集团副总裁郑泰炫表示,“浦项”将参与近海经济区的污水处理与给水项目建设。希望在这个东北亚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区中,看到“浦项”的身影。

  有了国际资本的加入,辽中几大园区的基本建设会进一步加快。到今年年底,辽中将完成6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工作,以近海现代工业新城为龙头,启动起步区实现“内成网、外成环”,完成排水、亮化、绿化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

  8月17日,辽中县县长林强表示:下半年辽中县将继续“三年倍增计划”,着力建设茨榆坨经济区,培育模具、新型建材、稀有金属加工和皮草加工四大产业,争取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双倍增”。辽中将立足沈西工业走廊,依托沈阳老工业基地和营口港,服务辽宁中部城市群,拉开“一廊”、“两轴”、“三城”、“五园”的四大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辽中县正在大力扶持30户重点企业和10户增长点企业,以此壮大该县的三大产业集群:铸造机加产业集群将启动铸造园建设;泵阀产业集群将加快二期项目建设步伐;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要重点推进九星集团与宁波昌华铜业、香港华英伦有限公司等企业合资合作。

  “近海”观念,打造黄金枢纽

  8月17日,辽中县委书记张东阳说: “在腹地经济与港口城市的黄金分割点上,辽中县将倾全县之力、借全市之力、引全国和世界之力,打造‘沈阳近海经济区’。”他说,下半年辽中将按照沈西工业走廊整体规划、错位发展的理念,完成经济区总体规划和分区控详规划。近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将跨过沈盘公路向南拓展,成为沟通腹地与沿海“五点一线”的黄金枢纽,并带动辽中成为东北冶金铸造第一县、商贸物流第一县、养殖第一县。

  下半年,辽中县将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争取投资1亿元做好三个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重点发展五味子、花卉等新兴高效作物,强力推介“大光”、“绿源”等品牌,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辽中县还将以近海工业新城为龙头,以商贸物流新城和滨水文化新城为两翼,三城联动,统一规划。从下半年开始,辽中将努力把蒲东新城打造成近海区域的“形象区域”。蒲东新城将完成近海绿洲总体规划设计,做好蒲河两岸景观及绿化工程,建成海之门、海之帆等标志性建筑,新建占地2万平方米休闲广场,推动辽中县的跨河发展。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