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挂“G牌”防私用,管用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33 沈阳网-沈阳日报

  经过两个月的更换,浙江温州平阳县公车换上了G字车牌(“G”为“公”字的首个拼音字母)。这个特殊“身份证”把这个县所有公车置于公众视野监督下,并配套跟进管理措施,以防堵公车私用。

  公车统一牌照

  记者在平阳县采访看到,公车新换的车牌全部是“浙C·CG”的开头,前两个“C”,一个表示温州地区,一个表示平阳县辖区,G为公车专用标志。平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建和对记者说,全县各乡镇、县机关各单位及下属机构必须换牌的公车有993辆,“浙C·CG”牌照作为该县公车的用牌,不向社会发放。

  公车私用、公车滥用备受关注。据温州市纪委调查,在温州市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辆公车每年包括驾驶员费用在内,开支不少于6万元,而公车私用,或者利用公车牟利,是一个“黑洞”。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政机关形象。

  2004年,平阳县推出“公车贴标”措施,即在公车的挡风玻璃右下角,粘贴印有“公车”字样的标志,同时公布举报电话,让群众参与监督,以遏制公车私用,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公车贴标”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一些人私用公车时揭下标志……为了彻底将公车与私家车分开,平阳县实行公车统一牌照,以此加强公车的规范化管理。

  跟进“升级”措施

  记者了解到,平阳县在推行公车统一牌照的同时,管理上进一步“升级”。

  朱建和说,平阳县针对公车统一牌照,出台实施“两统一、两定点”的管理制度,即实行统一保险,统一入库管理。公车要停放在单位车库内或固定停车场,非工作时间公车没有入库的,必须由单位出具车辆去向报告。同时,实行公车IC卡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特殊情况必须经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或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入账报销。公车维修费、油料费、行驶里程补贴等费用,每个季度必须在单位内部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平阳县还采取相应办法,降低公车费用和强化监督,比如,对全县所有换牌公车前三年的费用支出进行核算,按全县公车费用总额下降10%的比例分解到每一辆公车。他们还着手建立“畅通民众监督渠道”、“举报有奖”、“件件有落实”、“违法违纪必处理”等制度,堵塞公车管理漏洞。

  接受监督还是炫耀特权

  平阳推行公车统一牌照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赞成者认为,目前,群众对公车私用等“车轮腐败”深恶痛绝,通过亮明公车身份,把公务车的用途置于“阳光”下,是一个治顽疾的好办法。

  反对和质疑者认为,平阳亮出G字牌,虽本意是将公车置于民众视野下,使公车监管更为便捷有效,但这好心不一定能收到好效果,可能会使G字牌成为“身份”象征,变成通行证。他们认为,一些公车腐败,不会因为公众知道它的公车身份而收敛,相反,可能“导致”不好行为,如开“霸王车”等。

  关键是发现后如何处理

  针对一些群众担心G字牌照会变成特权群体的通行证,浙江法官学院副院长吴道富和平阳县纪委书记朱建和等人认为,如果说是某个符号助长了特权,那只能说这种助长是被管理者默许的,因为符号导致不了特权。

  吴道富说,目前,平阳县让所有公车统一牌照,就是让其暴露在阳光下,有了这个条件,管理和监督才有针对性和成效。

  他认为,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发现以后怎么办,人们希望看到抓住违规使用公车后,能尽快公布:谁违规了,怎么处理的。

  朱建和说,实行公车统一牌照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有效管理,缩减公车费用支出、堵塞“黑洞”,而不是摆“花架子”。他说,上级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并提出要求。他表示,强化系列配套制度的执行力,是纪委部门今后要抓的重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公布,决不手软。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关于公车改革的话题已谈论了多年,一些地方采取了公车改革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平阳实行公车统一牌照,先让群众知情,让公车处于公众监督下,这本身就是一种约束机制,加上跟进的配套措施和查处手段,可能是走出公车改革困境的一条新思路。(新华社杭州8月19日电/谢云挺)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