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回百转,通知书终于到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35 大众网-齐鲁晚报

  千回百转,通知书终于到家小仙(右一)挨家挨户打听。

  千回百转,通知书终于到家聊城市邮政速递局副局长周明(左一)把通知书送到张超家。

  19日,聊城市邮政局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经过一天的查找,终于打听到了“迷路”录取通知书主人张超(本报所列七名重点寻找对象之一)的家庭住址。傍晚,聊城市邮政速递局副局长周明亲自将这份通知书送到了张超父母的手中。

  苦苦寻觅无踪迹

  连日来,一份录取通知书一直让聊城市邮政速递局的投递员们很着急。这份通知书寄自长春理工大学,收件人姓名是“张超”,收件人地址是“聊城市东昌府区育新街土产家属院”。但投递人员按这个地址根本找不到张超,邮件上所留的联系电话也一直打不通。

  尽管19日是休息日,但为了让通知书尽早找到主人,以免耽误考生上学,聊城市邮政速递局决定再派人出去找找。由于负责具体投递的员工有事外出,局领导专门指定本该休息的速递员小仙去寻找。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陪小仙一起行动。

  19日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和小仙来到了聊城市东昌府区育新街,由于通知书上未标明土产家属院的具体位置,小仙只好沿街挨着查找家属院的门牌。

  作为一条老街巷,育新街上有多个居民小区和家属院,且大多没有标记门牌。经过一路打听,上午10时许,终于找到了土产家属院。在家属院里,小仙挨家打听,但被询问的人都没有听说过张超的名字。

  刚见希望又破灭

  看见小仙转来转去,家属院的居民甄先生主动介绍,小区里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几年前刚刚搬迁过来的,而且其中租赁户比较多,常住居民中姓张的并不多见,孩子参加高考的就更少了。小仙向甄先生说明了来意后,甄先生和在家属院里乘凉的其他居民纷纷表示,“这可是孩子的大事”,并相互帮着打听。

  居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让甄先生猛然想起了小区东楼的张先生,张先生家的孩子今年好像参加高考了,但孩子的名字他并不清楚。随后,甄先生就带着小仙一起赶到张先生家,好容易敲开张先生家的门,一询问,张先生家的孩子今年确实参加了高考,但孩子的名字不叫“张超”。

  听到这个消息后,甄先生和小仙都有点儿失望。再询问院子里的居民,每个人都摇头。通知书上的地址明明写的就是这儿,通知书的主人到底在哪儿呢?

  峰回路转现转机

  看到小仙的焦急样,居民们纷纷帮着出主意,有的提议在小区前面市场的大喇叭上喊一下,有的建议在小区附近张贴启事寻找“失主”。有位姓李的大妈拿着通知书翻看了一阵后,突然提醒说:“通知书上不是有电话吗?你再打打看看。”

  小仙拿出手机,再次拨打通知书上的电话,经过几十秒钟的等待,电话这次竟然接通了!可接电话的人并不是张超,而是张超的同学小许。

  小许说,填报志愿时,张超填写的是他家的地址,电话留的也是他的。张超现在可能在江苏打工,他也一直联系不上。听说是邮政局的速递员和晚报记者一起来送通知书后,小许主动提出帮着寻找。上午11点多,小许终于打来电话。小许跟其他几名同学联系后,总算找到了张超父亲的电话。

  小仙随即与张超的父亲取得联系。接到电话后,张超的父亲表示将尽快通知在外打工的张超。由于电话信号不好,关于张超的事情,小仙只听了个大概:他们家住在东昌府区梁水镇刘官营村,张超在聊城市文昌中学读书,高考结束后就跟随别人外出打工了。张超的父母下午要下地干活,很晚才能回家。

  “喜报”终于送到家

  总算找到了,可下午小仙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处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聊城市邮政速递局副局长周明决定亲自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张超家中。

  19日下午6点多,邮政速递车终于上路。由于修路,晚7点左右,速递人员经过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梁水镇刘官营村。张超的父母老早就等在路上,看到副局长亲自来送孩子的通知书,两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随后,在速递人员王吉旺的指点下,张超的父亲在录取通知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文/片 高祥 刘铭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