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更能体会上学的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35 大众网-齐鲁晚报

  逆境中更能体会上学的幸福姓名:杨龙华

  毕业学校:泰安英雄山中学

  家庭简况:父亲去世,母亲身体有病

  尽管杨龙华留下了联系方式,但记者找到她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16日,记者先联系到了她的伯父杨夫泉,退休后在泰山脚下一家企业当保卫,每个月大约400元。杨夫泉说,这些钱还要拿出一些补贴侄女上学。“这个孩子,很不易……”

  在杨夫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杨龙华的母校——泰安英雄山中学西校区,从得知被自己心仪的医药大学录取后,杨龙华就在学校的食堂开始打工。

  记者到学校时,杨龙华正在剁馅包包子(如图)。她笑着说,厨房的事情,在家经常做,不难。

  与上学的时候不同,打工期间食堂管饭。杨龙华说,上学期间,她从没有在食堂买过饭,毕业后,她才吃上了食堂的饭。“早上吃馒头,中午有青菜吃。”

  杨龙华的初中离家8里路,初中全由母亲送饭。高中在英雄山中学,离家30公里,每周由伯父家的哥哥从家里捎。“天天煎饼咸菜,有没有吃够的时候?”记者问。“有,但想想能上学就不易,也没有感到苦。”杨龙华说。

  杨龙华出生在岱岳区房村镇南阳关村,1992年父亲病故,当时杨龙华只有两岁多,哥哥刚上一年级。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李凤兰身上,李凤兰就给村上的人打短工,积劳成疾,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疾病。

  说到这里,杨龙华流下眼泪,“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看到妈妈那么累,我就提出辍学去打工,结果妈妈第一次打了我。妈妈说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她已经泣不成声,从那时起,她深深体会到,能够上学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她说自己崇拜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回报社会,同时,学好了也可以帮妈妈治好病痛。


文/片 本报记者 温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