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秦牧偏好零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少年秦牧偏好零食
秦牧先生的墨宝。
少年秦牧偏好零食
▲ 修缮已告一段落的秦牧故居。

  文/图 记者 陈正新、阮晓光

  通讯员 李剑彬、吴炜、黄树荣

  昨日,恰逢著名散文家秦牧诞辰88周年,记者在他的故乡汕头澄海了解到,秦牧故居修缮工程土建部分已宣告全部结束,进入布展筹备阶段,年内将对外开放。

  秦牧先生在潮州的妹妹林玉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秦牧先生少年时期在故居内生活的片段。

  “那时候碰到洪水,屋里院子里全是水,我哥哥很调皮,还拴起大门带着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游泳。”

  ——林玉峦

  讲述:

  秦牧在故乡少年时

  汕头澄海东里观一村索铺巷39号,是一座典型的百年潮汕传统民居,内有天井、厢房、书斋和水井,坐西望东。行走其间,举头可见雕栏窗花、青瓦嵌瓷。院落左侧有一间小房,房内有一狭小的阁楼。这个小小的阁楼,也就是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少年时期在故乡的卧室。

  “他十几岁就开始戴眼镜的,褐色边的圆框眼镜。”据秦牧先生的妹妹林玉峦回忆,秦牧小时候就喜欢趴在故居阁楼上看书,比起同龄人来说,他很早就近视了。喜欢看书的秦牧也被唤为“阿书”。直等到妹妹有了孩子,外甥仍称呼他为“书舅”。

  在82岁的林玉峦眼中,少年秦牧身上有着那个时期男孩子的特点。“他喜欢吃零食,家里给了零用钱,他这家买两分钱的东西,那家买三分钱的东西,一次要买很多样。”由于家旁边就有韩江的支流流过,少年时的秦牧也喜欢拿着竹竿网兜去抓鱼。碰到连续下雨,韩江水位高,家中院子里也被灌满了水,别人家排水还来不及,但是秦牧偏偏带着妹妹林玉峦等几个孩子拴起院门在院子里游泳。

  故居:

  维修后较好保存了原貌

  长大后的秦牧外出求学,离开澄海的故居后便鲜有回家,老家的房子也因为年久失修,横梁瓦片多有损毁。今年3月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下,一支具有古建筑维修资格的工程队进驻故居,按照“修故如故”的原则对秦牧故居进行了数月的维修。

  “故居维修土建部分刚好全部完工,很快就开始布展。”昨日,当记者来到秦牧故居时,观一村村委书记陈松林对记者称。今年4月,记者曾来到这里探访维修中的秦牧故居。时隔数月,记者看到,土建结束的故居内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风貌,不用更换的东西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你看屋顶的瓦,我们换的新瓦都埋在底下,上面是挑选清洗剩下的旧瓦片。”村委会书记陈松林指着天井一侧的房顶告诉记者。

  秦牧的妹妹林玉峦告诉记者,已经有人从她家中取走了20余件秦牧先生留下的物品,还有几十张旧照片,用于故居布展对外开放。她告诉记者,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物品,了解秦牧先生的人品、文品。

  观一村村委会书记陈松林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积极制作秦牧先生的塑像放置在故居中,远在广州的秦牧遗孀吴紫风女士也答应将秦牧生前的一批遗物及手稿交由当地布展。按照汕头市文化部门的要求,已经成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秦牧故居将在年底前结束布展并开放。

  “希望故居开放后,能让更多的人来看,看他的人品、文品。”

  ——林玉峦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