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西藏经济发展综述之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2:45 中国西藏新闻网

  民生,简而言之,就是老百姓的生计。人民生计、百姓温饱、群众冷暖,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一个永远不敢松懈的话题。

  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衣食住行,甚至收入情况、就业状况、医疗保险、教育卫生等等。每一件、每一桩,都牵动着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心,影响着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出台,左右着每一项措施的落实。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老百姓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安居工程的实施,千万间农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农牧民安居又乐业;青藏铁路通车后,进藏货物比出藏货物多14倍,琳琅满目的商品,丰富了各类市场,满足了百姓需求;一系列增收措施的出台、工资改革的到位,使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年攀升,生活质量逐年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推动了医保、就业等工作更上层楼……

  民生是和谐的根本、发展的基础、稳定的前提。触手可及的民生,在西藏,在自治区各级领导的案头,成为每日必读的卷宗。

  "住"的民生:

  安居工程全面扎实推进

  小房屋包含着大政治,大政治体现在实事上。

  实实在在的事,体现在"住"的民生,体现出百姓的冷暖,体现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心。

  "把安居乐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切入点,牵住了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牛鼻子'。"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的话,成为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昔日的广大农牧区,人畜混居,房屋低矮潮湿,卫生条件差,缺医少电,有些孩子上不起学……自治区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援藏资金,实施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西藏80%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子。

  2006年初,安居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科学设计、综合配套、体现特色"的总体要求,实行"政府主导、民办公助、分级负责、奖补结合"等方式。从组织到群众,从城镇到乡村,安居工程建设牵动着全区上下的心,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汗水。

  大行动带来大进展。据了解,目前,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自治区共下达农牧民安居工程补助资金6.2亿元,截至6月底,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4.68亿元。安居工程建设使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农牧区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牧区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用"的民生:

  收入增长带动生活水平提高 一项项准确的数据,以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证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体现出党的政策合民心、顺民意--

  围绕城乡居民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工资改革的深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36元,同比增长32.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485元,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909元,同比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包含了政府安居工程补助款在内的转移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增加。

  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为"用"的民生,即老百姓的消费提供了先决条件。再加上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输条件的改善,旅游市场的火爆,西藏与内地交流的频繁,使西藏各类市场商品越来越丰富,从农贸市场到超市,从服装市场到建材市场,从低档的日用品市场到高档的化妆品市场,不拘一格,应有尽有。

  市场的日益丰富,推动了百姓消费,百姓的"用"再也不用愁了,生活质量大幅度上升。零售业、生活必需品等销售旺盛,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93亿元,同比增长26.6%,增幅创十年来新高;1-6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另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农牧区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继续增长。

  老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折射出"用"的民生的改善,折射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上升,折射出自治区党委、政府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的殷殷期盼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医"的民生:

  社会保障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社会保障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政策落实和提高技能两条主线,日益凸显出它们的现实意义,激发出它们的优势和活力,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就业矛盾进一步缓解。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1058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上半年,各地按照"分批开发、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总量控制"的原则,将公益性岗位主要用于安置"零就业家庭"、"3545"人员、残疾人和退役军人等,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6月底,共安置这几类人员2512名。同时,努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搜集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3000条,达成就业协议近200份。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西藏,越来越多的城镇职工开始享受到医保带来的便捷和实惠。截至6月底,西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3801家,参保人数172818人;西藏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0793万元;到6月底,西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2306万元。 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6月底,西藏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1588家,参保人数76534人;西藏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4855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关注民生问题,还体现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上。据了解,截至6月底,全区73个县完成"普六"、49个县完成"普九"、63个县完成扫盲任务。另外,我区加大了农牧区教育支持力度,"三包"经费在原来基础上,平均每生增加了100元。农牧民免费医疗标准由人均90元提高到100元。目前,我区已建成585个乡镇卫生院、39个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加强,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民生问题无小事。为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造福百姓,下半年,西藏将狠抓就业、教育和卫生等工作,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和服务,统筹做好新增劳动力、复转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与服务,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抓好寄宿制初级中学和小学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目标;继续实施县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做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工作,稳步实施《西藏自治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抓好廉租房建设和周转房建设;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吃饭、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适时合理提高城镇低保标准,使低保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百姓冷暖常牵挂,这份牵挂,这份责任,将激励每个人倾心关注民生;高原百姓因这份牵挂而得实惠,因这份责任而得幸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