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体验”:触摸社会重塑自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3:48 浙江日报

  主持人:今年暑假,浙江师范大学的音乐、美术、体育、杭州幼儿师范4个学院的26名大学生组成了一支“生存体验”实践团队,每人只发给50元钱,要求在杭州成功生活15天。

  “生存体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甚至还引发了一些争议。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生存体验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0年,这支26人的团队是从近300名自愿报名的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听听他们经历的故事和内心感悟,或许可以让我们对“生存体验”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体会普通劳动者的艰辛

  主持人:7月底,在“生存体验”开始之前,队员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现金和银行卡,每人只留下50元钱,而他们租住的集体宿舍每人每天要15元租金。这意味着:如果3天内还找不到工作即告失败。不过在活动开始的第二天,26名队员全部成功找到了工作。尽管如此,他们在活动中也遭遇了种种挫折。

  音乐学院大二学生徐政扬:我可以说是干过工种最多的一个了。先在一家锅贴店工作,老板包三餐,每天工资20块钱。干了3天,原来有事请假的员工回来了,我当然被“炒”了。后来,又干过市场调查、银行业务员、送过外卖,在水果摊也干过。除了白天干活,每天晚上还要出去找工作,因为我随时可能“失业”,真的非常辛苦,但这帮助我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

  美术学院大一学生赵巧灵:我学了10年乒乓球,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被拒几次后,终于在一家运动馆找到了一份陪练的工作,每小时30元。有一次连续打了6个多小时乒乓球,右臂受伤了,不得不上医院,付钱的时候很心疼,那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为了省钱,我每天走路上下班,后来很“奢侈”地坐了公交车。有一个队员为节省一块钱,每天步行2个小时去饭店洗碗。“生存体验”让我们体会到找工作的艰难和普通劳动者的艰辛。

  懂得团结和关心他人

  主持人:正是体会到基层百姓的艰辛,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学会了关心他人,也懂得了团结互助。

  美术学院大一学生林一娜:我哭过,第一次是因为老板把我给“炒”了。第二份工作是服务生,老板骂得很难听,说我连卫生也不会搞。当时很不服气也想不通,但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一直在意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员工。我在一家饭店工作时,每天都要把自己的盒饭带一半回来给别的队员,店里的人都嘲笑我,可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因为看到有的队员真的很辛苦,我们在一起必须要团结,团队的力量是最大的。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大一学生章媛:直到15天的“生存体验”全部结束,我第一次哭了。我跟妈妈生活,她有肾结核病,前段时间我也查出有这个病,还在潜伏期。但我一直很要强,想让大家看到我的努力。队员们知道我的情况后,都在默默地关心我。有一次胃痛,他们一下子送来了四瓶胃药。听到我嗓子有点哑了,马上给我送来润喉药,真的让我很感动。

  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

  主持人:艰难的“生存体验”,让大学生们看到了社会的现实一面,也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回报。在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他们把人生中第一笔工资捐出来,用来帮助贫困大学生。

  体育学院大一学生朱城超:我的眼睛痛了3天,在“生存体验”的最后一天,终于去了医院,让医生给我开便宜点的药。然后一个人在西湖边坐了两个半小时,我想我为什么要来参加“生存体验”?我得到了什么?我在一家网吧做保洁员,每天拖地就要花两个多小时。有一次不小心摔倒了,两个膝盖重重着地,很痛。回来后一个人偷偷哭了,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想到了妈妈。她做过环卫工人,有一次也是这样摔倒,还要忍痛继续工作。现在才明白妈妈很辛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大一学生赵灵丽:我想说,生存体验让我学会了爱,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回报社会。有一天清晨碰到一个环卫阿姨,我说:“阿姨早,阿姨辛苦了!”当时,我看到了她眼里兴奋的光芒。这个阿姨每天早上3时半起来扫马路,几乎没有人和她说话。我不经意的问候,让她感觉到了自己的劳动被认可。

  团队负责人、体育学院大二学生郑翔:这支团队让我很骄傲,15天里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大家每天早上5时起来,先是卖报纸,然后再分头去工作,晚上回来互相交流、鼓励。我们26个人最后结余3099.2元钱,全部捐了出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身边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在这次生存体验中,我们不但锻炼了自身能力,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以及在社会中应当充当的角色。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