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孩子,去看看红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3:50 钱江晚报

  本报讯“钱江晚报《穿透风景的往事》创意报道中的很多党史故事我过去就听过。我想报个名,如果可以的话,顺便让我客串一把导游吧,保准让读者满意。”昨天,77岁老人叶洪生打来电话,称自己在杭州从事城市建设40多年,对杭州的情况十分了解。他自告奋勇地以导游和游客的“双重身份”报名参加本报即将推出的“走进身边的党史·杭州红风景之旅”活动。

  周末两天,本报开通的“红风景之旅”热线电话响个不停,数十位杭州读者打来电话,想游览“红风景”、了解一下身边的党史的。

  很多家长说,要在暑假还没有结束前,给孩子来报名。报名中有大中学生,最小的报名者才七岁。有的家长则想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这些红风景。

  “宝石山,竟然是中文版《资本论》的诞生地;武林路竟然是当年阴森恐怖的浙江陆军监狱,流过很多烈士的鲜血,这风景背后的革命故事太震撼人心了,这些知识应该让下一代年轻人都知道。”读者高小毛一口气给自己和孙子、孙女、外孙女报了4个名。他希望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风景之旅’会是我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一次旅游。”黄证统先生在电话中盛赞“红风景之旅”活动,黄先生有一个十多岁孩子,小学刚毕业。“我想和孩子一起去看看,这次旅游寓教于乐,能让孩子在“家门口”的旅游中触摸历史,这比单纯给孩子灌输历史知识的效果要好多了。”

  “我想重温我爷爷那个年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刘小芸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个在红六军团当过战士的爷爷,已经98岁高龄,“要是他筋骨好,相信他也愿意参加‘红风景之旅’活动的”。

  陈小姐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她说自己很想看看身边的红风景,杭州本地的红色景点,以前在历史课本上提到的不多,希望此次红风景之旅,能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本报将在本周推出“走进身边的党史·杭州红风景之旅”活动,该活动是将我们所报道的一些地点串成旅游路线,并请当年的亲历者、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作导游,看一看这些充满历史的红色景点,亲身触摸那段红色历史。本报实习生 陈 伟

  本报记者 金毅 韩晓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