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家黑诊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4:00 今日早报

  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家黑诊所

  杭州定海苑小区藏匿十几家非法诊所,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杭州一个小区里竟然藏匿了十几家黑诊所。“卫生条件很差,他们主要给病人配药和挂盐水,每天都很热闹,生意很不错。”前几天,定海苑小区居民林先生忧心忡忡地给早报打来电话说,四季青服装市场旁边的定海苑小区,有十几家黑诊所日夜营业,他担心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记者日前连续几次探访该小区。方圆1平方公里的小巷内,藏匿了十几家私人诊所。这些诊所条件简陋,没有任何医疗设施。记者以同样的症状就诊,三家诊所竟看出了三种不同的毛病。

  丑陋现场

  诊所油腻漆黑气味扑鼻

  定海苑位于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旁边,是杭州著名的“城中村”。

  顺着七甲路的一条小巷拐上几个弯,就会发现路边一些低矮的民房门口都竖着一个“红十字”的牌子。

  这就是那些所谓的诊所了。

  记者走进路口的一家小诊所。掀开门帘,一股浓重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门口的桌子上堆满了一次性针管。几种药品被拆开后,混装在一个盒子里。

  包装用的塑料纸也撒了一地。门边一个简陋的洗手池,油腻漆黑。

  开诊所的是一对夫妻,男的40多岁,穿着一双拖鞋正在给病人打针。

  一针扎下去,却没扎对地方,病人疼得眉头紧蹙。

  虽然那个女子自称她老公才是医生,但她自己也坐在脏兮兮的书桌前给人看病。

  这家简陋诊所里的“业务”有扎针,也有挂盐水。花花绿绿的广告纸糊住了斑驳的墙面,一些废弃的盐水瓶还没来得及取下,仍然挂在墙上自制的钉子上。

  在另一家诊所,“医生”正在给小伙子挑眼皮上的一颗“麦粒肿”。随手拿出一根针,没有进行任何消毒处理,连手都没有洗一下。

  挑了几下后,小伙子血流不止……

  这些诊所大多数都是“前店后家”。十几平方米的面积,用药柜一隔,后面就是住家的地方。所谓的“医生”大多数都是外地来杭人员,他们租个民房,摆张桌子,进点消炎抗菌药,在门口挂个“红十字”就开始营业了。

  病人少的时候,他们就在门口生火做饭。有病人来了,洗洗手就给病人看病扎针。

  贴身体验

  同种症状竟看出三种病

  这些“医生”的水平到底如何呢?我们找了一家相对干净的诊所去体验了一下。

  这家诊所挂的牌子是:“全科诊所、注射输液”。诊所里的“医生”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自称“什么病都可以看”。

  记者以“肚子隐隐作痛”为由就医。这名“医生”诊断为“慢性肠胃炎”,并让记者配点“盐酸左氟沙星胶囊”吃吃。

  记者问是否需要做个检查,这名“医生”连头也懒得抬起,说了句:“根本没必要。”

  记者接着又走进了定海苑的另一个诊所。诊所的墙上虽然挂了一个“医生执业许可证”,但记者找了很久,都没发现营业执照、税务部门的登记证等。

  这的卫生状况同样令人担忧。房间潮湿昏暗,桌子上积满了灰尘。

  记者同样以“肚子隐隐作痛”为由就医。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问了几句后就认定是“输卵管发炎”,并建议马上挂盐水。

  “我想吃点药,不挂水可以吗?”记者问。

  “吃药没大作用,不挂水怎么会好。”“医生”开始急了。

  “挂水需要配哪些药?”记者故意拖延时间。

  “我会给你配好的,一切都帮你搞定。”这个男子的口气开始硬了起来,表示自己是医生,病人不用管什么药。

  “真的是这个毛病吗?这里可以详细检查吗?”记者继续问道。

  “跟你说了,不用检查了。现在挂水就可以了。”中年男子见病人犹豫,不耐烦了起来,语气很粗暴。

  到最后,记者表示还是想先到大

医院去检查一下。“医生”更急了:“你又不到我这里挂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配什么药?”这个“医生”急着想做成这笔生意,见记者要离开,竟恼羞成怒了。

  记者随后再找了十几米外的另一家诊所。这回“医生”得出的结论是“结肠炎或子宫附件炎”,但马上又变为了“肠炎”。

  以同样的症状就诊,却诊断出了三种不同的毛病,而且每个医生都不用借助任何仪器。

  这些医生凭什么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为什么这些诊所的生意还是如此兴隆?记者心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

  记者调查

  收费低廉所以生意兴隆

  前天下午,在一家挂着“儿科、妇科、内科”招牌的诊所内,记者看到小小的房间里竟然有好几个人同时在挂盐水。

  听一些病人说,这边上午和晚上生意更好。

  记者了解到,这些所谓的“医生”大多数是江苏、安徽一带的人,而到诊所看病的也都是在周边居住的民工。

  “收入高不高?我们比打工的稍微好点吧。”一个“医生”和记者聊了起来。

  他说自己今年年初才从三堡搬过来。因为很早前就听说这一带生意更好。

  这个“医生”说,他们平时的主要收入靠“挂盐水”。“好点的药五六十块,差点的药只要二三十块”。

  通常每次都给病人挂两瓶,一瓶葡萄糖,一瓶氯化钠。他们平时也给病人开药。 “这种药我这里卖16块,旁边的平价药店要卖22块。”“医生”拿出了一盒感冒用的消炎药。

  据记者调查,这些诊所的主要“业务”就是挂盐水和配药。但也有几家诊所竟打起了“药物流产”的广告,还宣称妇科、泌尿科的毛病都能看。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离这条小巷不到200米的地方,还有一家平价药店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比较一下,医

药价格差别不大,但挂盐水的价格要便宜一些。当然,和药店不一样的是,那些诊所的感冒药还可以分颗卖。

  “生意当然好了,这里的民工这么多。”旁边一家水果店老板对记者说,定海村、新塘村一带聚居了很多外来民工,这些诊所日夜营业,民工们有个头痛脑热的病,都会到附近的诊所就医。一来图个便宜,二来也图个方便。

  新闻纵深

  私人诊所属于非法经营

  昨天,记者从市卫生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一家正规的私人诊所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资格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

  在定海苑小区这些弯弯曲曲的小巷里,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家诊所。那么,这些诊所到底有没有营业执照、相关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资格证呢?

  “我们都通过考试的。”一个安徽来杭的诊所老板说,他在老家就通过了乡村医生从业资格考试。但记者在墙上并没有发现办诊所必须的营业执照和执业许可证。

  “我都学过的,所有的病都可以看。”一家号称全科诊所的老板说着,警觉地打量了一下记者,最后又重复了一边:“所有证照我们都齐全的。”

  在一家中西医诊所,老板的儿子自称祖上三代都是老中医,自己本来也是学中医,但后来改学了西医。

  就在那小伙子和记者聊天的时候,老板大汗淋漓地走进来。他用手摸了一把汗后就要给记者把脉。直到一旁的儿子提醒他先去洗个手,他才急忙去洗手间洗手。

  记者询问这老板是不是祖传名医,他竟然这样回答:“人老了就是老中医了嘛。”

  至于医疗资格、卫生资格和营业执照,这个老板含糊表示全部齐全。

  后来,记者绕着附近的小巷走了一圈。一家综合性大医院的所有科室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泌尿科、牙科、皮肤科、中西医……但记者没有发现任何证件和执照。

  部门说法

  查处后马上重新开张

  定海苑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附近食铺杂陈,黑诊所大多位于民房甚至是违章建筑里。周边的居民说,执法部门曾经对这些小诊所进行过查处,但查处后没过几天,小诊所又卷土重来。

  江干区卫生局医务科的有关负责人刘平告诉记者,这里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的重点监督区域,执法人员曾经不止一次对这些私人诊所进行冲击和查处。“可没过几天,他们就又开张了。”

  黑诊所之所以能反复“发作”,刘平认为主要是因为开办诊所的成本低。

  租一间民房,进几种消炎药,摆张桌子就可以开张了。

  但这些无证黑诊所的存在却有着很大的“危险”和隐患。刘平说,一是药品的隐患,正规的医疗机构批发医药必须凭医疗执业许可证。但游医的进货渠道却五花八门,查处的时候也没有单据,虽然药品便宜,但危险性也很大。

  二是这些诊所没有任何抢救设施。一旦危重病人就医,很容易发生意外。

  三是一旦出现意外事件,这些黑诊所铺盖一卷就逃了,病人申诉无门。医疗监督机构去查处的时候,这些诊所往往已经剩下个空壳。

  “但说不定没过几天,他们又会在另一个地方改头换面重新开张了。”刘平说。

  有关部门将如何治理这些黑诊所?查处黑诊所后,低收入的民工们,又该到哪去看病?这些问题,本报今天将继续关注。(2010401) 本报记者 文并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