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客” 有攒也有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0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时下,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拼客”的生活方式,“拼客”“拼购”“拼车”“拼学”“拼游”“拼吃”,目的只有一个——“崇尚节俭”。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拼客”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不少年长的市民对此都很动心,愿意进行尝试。然而有律师提醒,“拼车”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建议拼客们一定要书面明确“拼”的关系,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80后

  拼了1年省下3000多元

  22岁的杨景去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在3000元左右,从小花钱大手大脚的她自然是“月光族”系列,可自从成了“拼客”以来,她每月都小有节余,这令她非常开心。

  杨景数了一下自己的储蓄罐,从去年7月成为“拼客”以来,她已经拼下了3000多块钱。

  70后

  拼车上班 双方都自在

  35岁的王涛虽然不属于思想新潮的新新人类,但“拼客”这种时下流行在年轻人中的新生活方式令他很动心。

  今年5月,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事买了车,解决了上班远的大问题,刚开始几天,同事都会热情地邀请他一起搭车,但老是坐别人的车非常不自在,总觉得欠别人一点什么。从上个月开始,他主动和同事提出,以后每天搭车上下班,他每月象征性支付同事300元钱,同事爽快地答应了。

  提醒

  律师:拼车明确责任是关键

  “先不说拼车是否违法,因为你没有营运的资格却在做营运的事情,单说拼车出了事情怎么办?”四川合泰律师事务所的王章文律师表示。

  王律师建议,拼车人之间应该签订一份拼车协议,把拼车的事实记载清楚,这样即便出了事情也有个证据,无论打官司或者其他索赔方式,都能对己方有利,否则,法律认为你们之间是免费搭顺风车关系,你只能得到补偿而不是赔偿。

  本报记者 晨迪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