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买椟还珠”…… 与郑州有关的成语您知道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04 大河网-河南商报

  商报讯(见习记者刘鹏) 郑州是八大古都之一,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郑州,共诞生了多少成语呢?

  日前某网友在大河论坛发出帖子,征集与郑州有关的成语,1600多名网友阅读该帖,近70名网友回帖。“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这些成语可是出自咱们郑州,但您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吗?与郑州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颇具“知名度”的俩成语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大意是:郑国(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郑州市新郑。)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来到集市上,却忘了带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

  “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文大意是:春秋时代,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卖珠宝,他选了一些上等的兰木,制成许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羽毛。他想用精美的盒子吸引顾客,买他的珠宝。不料,一个郑国人看见如此精美装饰的盒子,毫不犹豫买下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珠宝商后,十分高兴地走了。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舍本逐末。

  您知道吗?《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本人还是今新郑市人。

  与郑有关的成语请您说说看

  郑州是众所周知的古都,是传说中黄帝诞生地。史料记载的历史开始于西周时期管国(封地在郑州)。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先后在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建立都城。

  自古以来许多成语典故、诗词歌赋,都与郑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管子》,它描述了当时郑州发达的商业,“熙熙攘攘”即来源于此。“仲春二月,仕女出游”,“出之东门,美女如云”,“美女如云”,即来源于此;“桃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诗经·郑风·子矜》。

  与郑州有关的成语典故到底有多少?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一男性工作人员称,该办公室没人专门研究这些,该办公室的资料对古代郑州的记录也不多。郑州大学文学院一郭姓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记者还咨询了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得到了同样回答。

  您知道哪些关于郑州的成语典故?请告诉我们。我们的联系方式是:0371-65582345;QQ:65582345;E-mail:hnsb@vip.163.com。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