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有了烦心事 可指定教官聊天 接到约请,教官24小时内得和犯人谈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04 大河网-河南商报

  “高教官,我想和你谈谈话”,昨天上午,在省第三监狱高墙内,服刑人员李军(化名)叫住了管教干警高国定。

  别惊讶,服刑人员这种“造次”的权利,是省第三监狱的“点警制”赋予的。

  ■商报记者肖风伟通讯员王广星邹志远方伟敏

  犯人有烦心事,可选教官谈心

  根据“点警制”,服刑人员遇到思想问题或者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警官信箱、登记或口头申请等方式,预约自己信任的教官谈话。教官在接到约请后,24小时内必须和该服刑人员谈话。

  这项制度是2002年,高国定率先在自己负责的省第三监狱第十监区推行的。此前,时任第十监区副教导员的高国定发现,监狱教官和服刑人员沟通非常少,双方之间的谈话都是由教官提出。

  有一天,高国定灵机一动,何不将预约谈话的权利“下放”,让服刑人员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教官谈话!于是,他在第十监区搞了个投票。投票结果如他所料,大多数服刑人员表示希望能预约自己信任的教官沟通。

  之后,高国定简单起草了一个规定,要求管教干警在接到预约后,24小时内得和服刑人员谈话。这就是“点警制”的雏形。

  谈话解决难题,犯人决心痛改前非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服刑人员张军(化名)。时年40岁的张军来自信阳罗山,因强奸罪被判无期徒刑,1990年到省第三监狱服刑。张军患有肺结核,服刑人员怕传染,见他都躲得远远的。

  当时第十监区有11个教官,张军点的教官是高国定。这次谈话中,张军沮丧地说,活着没意思:他强奸案发后,父亲去世了,妻子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家人嫌他干的事情丢人不愿探监;在狱中,他又一身病,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

  高国定首先对张军进行了安抚,随后将他的病情反映到监狱领导那里,张军很快被安排住进了监狱医院进行治疗,也吃上了病号饭。

  接下来,高国定给张军拍了段录像,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后来,高国定带着这段录像到张军的家走访,张军的家人看到录像后,原谅了他。对着摄像机,张军的母亲寄望儿子好好改造,争取宽大处理。看到白发苍苍的母亲原谅了自己,张军哭着表示一定认真悔过,重新做人。

  “点警制”被认可,矛盾唇间化解

  张军的“点警”开了一个好头。看到张军预约教官谈话有很大收获,其他狱友遇到困难或困惑时,都会主动约自己信任的教官谈话。

  而早在2003年年初,“点警制”经过完善后,就已在省第三监狱全面推广,成为该监狱在全省监狱系统的“独创”,并作为其改革亮点之一,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