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示“成都市师德标兵”人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2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为了大力弘扬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我市今年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成都市师德标兵”推荐、评选活动。据悉,经过学校民主推荐、公示、专家评审等程序,已经产生了10名“成都市师德标兵”候选人选,本报和成都教育网(http://www.cdedu.gov.cn)都将刊载他们的先进事迹。广大市民如有情况反映,可于见报后5日内与市教育局联系(电话:86155592)。

  成都市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公示材料(排名不分先后)

  林德勋

  男,1968年8月出生,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坚持每学期对成都市内学生进行家访,每月对市外学生家庭进行电话联系,指导家长对残疾学生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为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到助学金。坚持“残疾学生自治为主,班主任指导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残疾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强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组织残疾学生在“助残日”、“学雷锋”日、教师节等日子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为老人们和老师们义务按摩,教育学生带着感恩之心真情回馈社会。先后有四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市优干、市直属三好学生和市直属优干,所教的初2001届班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集体”,三名学生分别考入了长春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进一步深造。根据残疾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编著了《足部按摩学》、《踩跷》等校本教材,并成功引入课程教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严把按摩专业学生的技术质量关,坚持用休息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按摩手法,并用自己的身体让盲生做手法练习,不顾衣服磨薄了、磨破了,也不顾自己的身体上又新添了伤痕。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肯定,实现了100%就业,解决了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李灵

  女,1970年2月出生,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副校长,中共党员,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理事、成都市德育中心组成员。热爱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出了“家访中建立信任,日记中强化交流,活动中增强凝聚,实践中体现职业”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了“心贴心的交流,细节中的养成教育,失望中的自信培养”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风格,用细致的关怀、真诚的批评和严格的训练团结全班同学、凝聚集体智慧、激发学生激情,所带班级被评为省、市优秀班集体,所教学生参加各级统考及格率均在98%以上,本人在中学优质课评比中获省、市一等奖。1996年分管学校德育、外联、招生等工作后,注重寻求与行业和市场的紧密联合,经历了说不清多少次闭门羹和冷板凳,终于用真诚感动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川师大等高等学府为职校毕业生提高学历层次提供了机会;在她的努力下,有关用人单位和学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合作,为学生的工学结合、实习、就业寻求到了一条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取得的首批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等荣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蒲强

  男,1968年7月出生,都江堰市天马镇中学教师,中共党员,都江堰市德育先进个人。“情有所牵,心有所归,心系教坛,身许孺子”正是蒲强同志的真实写照。16年的从教生涯,有14年毫无怨言地担任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并兼班主任工作。他的快乐,源于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他认真地研读各类教学书藉杂志,做了大量教学笔记,16年来他的教学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多次名列都江堰市前五名。他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他认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用爱来点燃的火把”。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常常自己掏钱买资料送给学生,常常为贫困的生病学生捐款,先后资助过13位家庭贫困的学生。他给自己定了许多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都江堰市先进班集体。

  刘正平

  男,1953年3月出生,成都七中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刘正平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十年如一日,不求名,不逐利,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用自身的行动教育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一方面在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非常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成长进步,还协助教育处管理住校生,基本上是全天“泡”在学校。每一届新生入学,他都要在第一次家长会上郑重宣布自己原则:“不接受礼物,不参加宴请,不找学生家长办任何私事”,并坚持利用节假日及其他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他多次拒绝补习学校的聘请,也不为在外私自办班搞家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动,一如继往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学生身上。他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承诺,所带的班级每届初中班的中考成绩、高中班的高考成绩都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其中1997级2班和2000级2班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

  代光辉

  女,1966年1月出生,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共党员,成都市师德先进个人。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严而有爱,生活上问寒问暖,学习上帮困补差,亲自参与学生的活动,调动家长共同形成合力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每天从早上6∶20忙到晚上10∶30,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连母亲身患肾功能衰竭去世时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多年来苦练教学基本功,专业教学功底深厚,潜心教研教改,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辅佐教学,创造了紧张而和谐、严肃而热烈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她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引导学生从心理上乐学、勤学、巧学,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她所任教的班级都具有浓厚的学风和优良的成绩,2004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成都市先进班集体”。

  黄道军

  男,1956年8月出生,大邑中学教师,中共党员,四川省优秀教师。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先后担任10届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每天早晨7点到校,晚上10点才离校。真诚关爱每位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等专题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主动上门家访,多次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大胆培养使用班干部,近几年培养了省级优干、三好生各2名,市级优干、三好生6名,学生中有中共预备党员2名。所带班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评为校、县先进班集体,其中高2002级学生高考5人上清华、北大录取线,30人高考成绩达到600分以上。“激发兴趣,导学思议”,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历届高考均全面超额完成各项指标。作为县物理学科带头人,在近几年既是年级组长又任高中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并兼班主任、超工作量的情况下,对校内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进行传帮带,多次承担全县物理教师的培训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刘惠彬

  女,1963年2月出生,崇州市崇庆中学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以身作则、以德育人,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事业心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为了走进高中生的心灵世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从早到晚与学生打成一片,主动调查、仔细观察,掌握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晓之以理,运之以情,导之以行。经常深入住校生寝室问寒问暖、悉心关照。学生生病了,她主动送去就医,帮他们熬了两个月的中药、煮了半年的稀饭;学生家庭贫困,她不仅在经济上和物质上予以资助,而且激发他们励志成才,现在这些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武汉大学研究生……她被学生亲昵地称为“刘妈妈”。

  杨值凤

  女,1967年1月出生,彭州市九尺镇中心小学副教导主任,中共党员,成都市优秀科技辅导员。杨值凤同志工作踏实,敢于创新,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在德育管理中,注重班主任的培训指导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校园环境管理,促进校风校貌明显好转,学生足球比赛获彭州市第一名、足球比赛获成都市第五名,学校先后被评为彭州市德育先进集体和成都市体育道德风尚奖等,个人先后被评为彭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次)、优秀青年教师(3次)、优秀教师(2次)和三八红旗手。她既教书又育人,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好评,堪称师德表率。

  谢菊花

  女,1952年9月出生,成都市玉林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她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矢志不渝地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所教每届初中的优生率和合格率都远远高于平行班,所教高中每届上线人数都大大超过学校的预期指标。1996年开始担任校教科室副主任,为教师选编学习资料,无私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先后担任了5个年级的年级组长,带领全年级教师团结协作,均获得市上年级教育评估的表彰。任班主任工作21年,所带的4个班级被评为“成都市先进班集体”,每个班都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连续两年被四川师范大学聘为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教师,深受四川师大师生的好评,先后4次在片区德育工作会上交流经验。2002年和2007年两次被高新区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陈悦熙

  男,1968年6月出生,成都市铁二院学校党总支书记,中共党员,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教书第二年参加成都市第三届“蜀都杯”历史课比赛获得第一名,被评为金牛区“教坛之星”、区第二届中青年教育骨干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他服从组织安排,17年里先后到了6个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岗、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17年教育事业的春华秋实中,他深深地感悟到“以爱为根本,用心做教育”就是教师的本色,“爱”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2006年,他在组织学生运动会时不慎从近两米高的台子摔下,大腿粉碎性骨折,被鉴定为八级伤残。他仅休养了三个多月,身上还留着钢板就拄着拐杖上班了。虽然至今他仍跛着右腿,但却以乐观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执着的爱在三尺讲台上与他的学生共同享受教与学的乐趣。“用心做教育,让爱满人间”这句朴实的话正是激励陈悦熙同志热爱教育、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座右铭。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